2017年12月15日05
文章导航
 
文化视野

  见证: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全党全国人民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全面深刻掌握党的十九大精神,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部重要著作,同第一卷共同形成了系统丰富的思想理论整体,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思路、大战略、大智慧,是一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全面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和人格魅力,为海内外读者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打开了一扇崭新窗口。

  回顾十九大召开前后,国内出版界陆续推出了许多主题图书,借此回顾党的奋斗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讴歌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

  可赞:锐意进取的信心

  每次党代会,都是在当时形势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作出了正确或基本正确的决策。李颖的《党代会历史细节》(党建读物出版社),尝试用故事式写作手法,重拾鲜活生动的真实细节。作者从党代会这个特定的角度回顾党的历史,选取每次党代会若干有历史价值的话题加以解读。这些问题彼此独立成篇,联系在一起又可展现每届党代会的全貌。作者书中还使用了一些首次披露和发现的珍贵史料,图文并茂再现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光辉历史,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对历次党代会、对党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比较立体全面的认知。

  “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思想、新举措。谢春涛教授主编的《决心与勇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以此为契机,呈现改革者的气势与风范、决心与勇气。全书准确地解读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推行全面深化改革,并回首多年的改革历程,重现党的领导人的运筹帷幄,展现中国共产党锐意改革的信心和气魄。

  研究中国共产党,是一门大学问。对很多西方学者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个谜。他们热衷于唱衰或是预言,却一次次落空。黄相怀的《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探寻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深入回答国内外读者关注和困惑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有哪些“看家本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为什么能获得人民的认同?中国共产党如何避免重蹈苏共覆辙?面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挑战?

  党性修养事关党的宗旨能否实现、事关党的前途命运,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必须把党性修养作为终身必修课。戴焰军等人的《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广东人民出版社),抓住和围绕“党性”这一本质与灵魂,提出了严守党章党纪党规的重要担当。在理论、现实和党性三者的张力关系中,具体回答和阐释了“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有党性?”这一重大问题。这对做一名有灵魂、有思想、有教养、有党性的合格党员,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对于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更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可叹:大国崛起的担当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仅经济繁荣,无法铸就大国崛起之梦。中国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定要从这个社会找寻可以支撑的根基。中国梦如何实现?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在《大国战略》(中国言实出版社),携手乔良等专家,对大国战略强力发声。全书对诸多热点问题做了透彻的论述,对国际热点提供了深层次的思考路径。书中,不回避、不遮掩,直面国家战略。国家安全战略问题如何定位?中美对决何时方休?中日冲突渊源何在?大变局下中国周边安全如何布局?大国战略立足当下,布局未来。

  中国迅速赶超西方,源于对中华文明底蕴的把握、对中国红色传统的承袭,以及对国际有益经验的借鉴。张维为的《中国超越》(上海人民出版社),探讨了中国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超越,包括在经济总量、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超越。在这些领域中,中国在不少方面已经超越了美国,在许多方面不久将超越美国,在另外一些方面,通过继续不断的努力,最终也可能超越,而其中最有意义的,无疑是中国的制度安排,也就是政治制度方面的超越。中国正带着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实现中国人百年奋斗的目标,重返世界之巅。

  中国正在迅速融入世界,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却远远不够。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世界秩序的塑造者,中国的角色转变引发了全球热议。如何消除别国的疑虑,顺利实现和平崛起?如何在经济地缘外交上准确定位,承担起一个大国的担当?如何做好执政党?资深外交家吴建民的《如何做大国》(中信出版社),探讨从硬实力到国民素质。书中,吴建民针对世界热点问题和国内外重大事件予以剖析点评,围绕“世界秩序与中国”、“中国外交大战略”、“走向世界的心态与姿态”等几大主题,对世界秩序下的中国角色表达了一个外交家的深刻洞见。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承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王义桅的《“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人民出版社),指出“一带一路”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与亚欧非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实现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宗旨,尤其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现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该书重在回答“一带一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可悟:敢于承担的责任

  善讲故事是古今中外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的共同特点,更是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过人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是讲故事的大家。人民日报评论部编的《习近平讲故事》(人民出版社),分为对内篇、对外篇。对内篇汇集了总书记讲述的廉政、品格、励志、治理等方面的故事;对外篇侧重于人民友好、国家交往、文化融通、历史情感等方面的故事。每则故事都配以“延伸阅读”,丰富故事细节,还原故事语境,让读者对这些故事有更全面、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更好地体悟故事背后的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斗争,决心、规模和力度前所未有,极大地改变着中国的政治生态。谢春涛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反腐败》(新世界出版社),鲜活的案例,力求全面地反映党中央所做的努力,包括对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的认识,以规定改善党的作风,严厉惩处腐败分子,编织关权力的笼子,以及推进纪检等方面的体制改革等。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对腐败零容忍:既打“老虎”也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反腐利器:中共的纪检体制。

  中国凭什么取得巨大成就?潘维的《信仰人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纵论21世纪的世界大势,以贯通中西的视野聚焦中国问题。书中一一阐述了为什么中华历代政府都强调对百姓的“责任”和“道义”?共产党搞建设是否不再需要人民而只需要资本家和资本?为什么说“大家庭”观点是中华万世一系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什么政府能办大事却管不了亿万家庭的小事?为什么说决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是民心?如何实现老百姓养小、送老、住房的公正?中国农村贫困的根源是什么?农地应该“流转集中”到谁手里?

  好干部是决定执政党力量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决定执政党作用的核心战斗力。吴黎宏编著的《好干部是如何炼成的》(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通俗易懂地阐述了好干部的深远意义、深刻内涵、修炼方法等。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干部自身来讲,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本领素质。同时组织培养也是炼成好干部的有效途径。好干部要自觉做到信念坚定心中有梦、敢于担当心中有责、清正廉洁心中有戒,并将自己放在党这个大熔炉中自觉修炼,以呼应党的需要和人民的期盼。

  阅读以上的图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回望走过的历史,了解身处的时代,规划今后的梦想。通过对这些图书的盘点与解读,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引发人们对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考。

  用青春和激情奉献淠史杭

  本报记者 王元军

  今年84岁的张光全,回忆起当年参加淠史杭工程建设时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近日,记者来到裕安区固镇镇,和张老一起回忆他参加淠史杭工程建设时的点点滴滴。

  张光全回忆,1958年的江淮大地,人们都在积极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号召。当年正值24岁的张光全,作为当时的丁集区杨柳乡农业合作社的民兵营长,立即组织村里壮劳力,到横排头下游的丁集区大观桥一带,挖渠打坝,疏通河道,确保上游顺利放水,保障支渠畅通。“记得1958年还有一个月就要过春节了,我组织了六七十人,赶赴横排头下游的大观桥一带,带领大家对原有河道进行清淤,并新开挖河道和筑坝。”

  张光全回忆,当时条件异常艰苦,但当年大家都一身是劲,每天就是想着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他回忆,为了抢抓进度,曾经一天工作22个小时,吃在工地躺在工地,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大干半个月后,一条新河道挖通了,在时间上确保了上游放水的需求。

  “现在的工程,看不到当年那么大的场面了。整个工地几千人,都是肩挑筐抬,一幅热火朝天的情景。”行动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是张光全回忆兴建淠史杭灌区的真实写照。

  从大观桥结束抢修任务后,张光全又转战樊通桥、徐集南、南岳庙等地,继续他的兴修淠史杭水利工程之路。直到水库竣工通水后,他才回到家乡务农。

  淠史杭文化主题征集启事

  淠史杭工程是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其中所蕴含的牺牲奉献、永跟党走、自力更生的淠史杭精神,是老区红色基因在当代的传承。

  2018年是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0周年,为隆重纪念这一壮举,多方面记载淠史杭工程建设发展历史,深入挖掘、系统阐释、广为宣传淠史杭精神,全面系统搜集整理、收藏保存和研究利用淠史杭文化资源,探索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为下一步充实馆藏、丰富陈列、繁荣文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文化建设,现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

  1.“人”的事迹:

  深度挖掘工程建设期间的先进人物和英雄事迹,包括牺牲人员的档案资料。本报将在“文化视野”周刊辟出专栏,所有应征文字、图片择优刊发;所有建设歌谣、生产小调(谱)、图片、影像资料归类存档,将在图书出版物和二次文艺创作中择优使用,视情给予署名。

  2.“物”的收集:

  一切与淠史杭工程建设有关的实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书信日记、书籍画报、书法绘画原件、金石拓片……),捐赠者将获得收藏证书、精美礼品各一份。

  3.“线索”征集:

  生动感人,可歌可泣,鲜为人知,欢迎提供与淠史杭工程建设相关人事的线索,一经本报记者酌情采写见报,均赠送精美礼品一份。

  对征集到的文献,淠史杭工程文化建设办公室将安排专人负责整理,开辟专柜专架分类收藏,并为淠史杭工程主题文艺创作者借阅提供服务。提供资料和实物的单位或个人可与淠史杭工程文化建设办公室联系,并说明应征方式,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对我们的支持,不胜感谢!

  联系地址:

  六安市东七里站城投大厦22楼淠史杭工程文化建设办公室

  电子邮箱:pshwhjs@qq.com

  电 话:0564-3936692

 选择年月
<2017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文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