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妙笔丹青描绘出九十里山水画廊旖旎风光,演奏着一曲曲惠民富民的华彩乐章。今年以来,金安区获评为中国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最佳目的地、省级旅游强区,九十里山水画廊品牌价值达61.25亿元(位居全国服务业区域品牌价值第13位)。
近年来,金安区紧紧依托人文底蕴厚重、生态资源富集、景区景点集中、休闲体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等优势,大力实施旅游强区战略,持续将打造九十里山水画廊作为致力绿色发展的主阵地、主抓手,围绕基础建设、形象品位、服务质量、宣传营销等重点,扎实推进旅游规划体系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乡村旅游“后备箱”及乡村旅游人才培育等工程建设,全区旅游在1657平方公里的广袤乡野中绘就如诗画卷。
◆ 产业体系科学完善
金安区大力实施旅游强区战略,抢抓合六同城化、金蜀旅游战略合作、“一谷一带”“江淮果岭”建设等机遇,高标准完成《九十里山水画廊概念性规划》《洪山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及重要地段详细规划》《中国金安·悠然南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等一大批规划编制,整合资料,连点成线、以线带面,辐射带动南部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林果、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协调发展,彻底打破旅游资源“散乱杂小”、旅游产品“各自为政”及“同质竞争”频现、“乡愁元素”缺失等瓶颈,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该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近三年,全区旅游经济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据统计,2015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3亿元;2016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1亿元,2017年仅1—8月,全区就接待国内外游客49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亿元。基本形成科学明晰的旅游产业体系,产业基础和发展规模位居全市前列。
◆ 旅游创建成绩斐然
“十二五末”,金安区产业规模小,旅游产品十分匮乏,旅游基础十分薄弱。为更好地增强全区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该区上下砥砺前行,大力实施旅游“联创”工程。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并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全区已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家,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园区3家,国家4A级景区8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5星级宾馆1家,省级最佳(优秀)旅游乡镇6家(其中最佳旅游乡镇2家、优秀旅游乡镇4家),省级三星以上农家乐48家(其中五星级12家、四星级12家)、旅行社28家、省级研学基地3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十多家以及数量众多的旅游餐饮娱乐及服务单位,精品旅游产品数量和旅游产业规模位居全市第一方阵。如今这些品牌旅游景区、接待服务设施在提升全区旅游服务质量、带动全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旅游项目建设强筋健骨
一是积极争取旅游项目资金。遴选优质旅游项目入库全区“十三五”重大项目盘子,提前做好项目可研、规划编制等功课,着力提高项目“命中率”。今年以来,大别山石窟景区旅游基础建设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000万元,红色旅游项目张家店战斗纪念馆获中央投资1169.5万元,“张店特色旅游小镇扶贫建设项目”入选《2017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张店特色旅游小镇扶贫建设项目”“九十里山水画廊旅游扶贫建设项目”获得省农发行9.68亿元贷款。
二是加快旅游基础配套建设。瞄准基础建设发力,凤凰台—嵩寮岩、打山—将军山渡槽、华五路等旅游环线加快建设,迎宾大道南延、金裕大道、合六南通道(金安段)等骨干路网相继完工,洪山生态旅游示范区、毛坦厂古镇名校特色区等重点区域旅游道路内联外畅,九十里山水画廊“一条主路线、三条小环线”发展通道全面打开。紧盯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画廊人家”“美丽山村”等景观节点及画廊沿线60余座“旅游厕所革命”工程建成投用。聚焦补齐民宿短板,全面完成“田园客栈”“特色美食”农家乐示范户创建,积极探索推进精品民宿提升改造。加快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六东路风貌提升、“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画廊沿线“一退三改”和“五化同步”新建建筑管理、违建管控等工作有力推进,全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
三是着力培育三大旅游产品。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开发、多元发展,扎实推进“旅游+N(农业、体育、文化等)”发展,着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互动、上中下游一体发展、产供销加相联互促的大旅游产业。大力发展休闲体育旅游。全面实施“生态南山”工程,加快推进南湖健康步道、悠然南山二期等建设,着力丰富提升国家小球训练基地游览内涵,打响休闲体育旅游品牌。今年以来,成功举办2017年ITF国际网球金安公开赛、“金安美·劳动美·职工美”健身步等赛事体育活动,悠然南山度假区成功争创为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2017大别山国际马拉松成功举办。加快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引导支持九月生态园、金冲桃园、晶鑫葡萄园、鑫绿源农业生态园等农业园区延伸发展旅游业态。加大旅游商品研发力度,鼓励旅游商品研发企业创建和申报知名(著名)商标,支持企业开展旅游商品进超市、进重点景区景点、进宾馆饭店等“五进”活动,经常性组织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旅游商品展,“华山银毫”“张老头粉丝”“霍寿黑猪”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市场销售火爆,“毛坦厂大红伞”“一品斋毛笔”被省旅游局推荐参加首届中国民族旅游商品大赛。培育发展健康养生旅游。围绕“健康养生”“慢谷生活”等理念,加快异域风情颐养旅游小镇、如龙健康养老、中草源中草药建设基地、天地精华生态饮品基地二期等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农家乐、农业观光园等载体扩充提升健康养生等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东石笋景区、燕山林场等健康养老项目招商。
◆ 宣传推介精彩纷呈
金安区旅游委围绕客源市场的巩固和开拓,通过节事、媒体、网络三大宣传平台并举发力,持续营销推介九十里山水画廊旅游品牌。2016至2017年,九十里山水画廊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重要节点,入选十大长三角自驾游推荐线路。
一是精准实施营销推介工作。基本完成一个专题网站、一个官方微博、一个专题宣传片、一句宣传口号、一首流行歌曲、一次重大事件、一本旅游手册、一个形象标识“八个一”工程建设。加快旅游现代营销体系建设,完善提升金安旅游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的服务功能,高密度、高频率在合肥新桥机场和高铁南站、六安城区主要路段及皖西日报等传统主流媒体和掌上六安等新媒体上开展立体营销。
二是借节造势助力脱贫攻坚。围绕亮出旅游发展成效,做足旅游扶贫文章,努力将“四桃两莓”(脆桃、猕猴桃、山核桃、葡萄和蓝莓、草莓)打造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精准脱贫重要产业之一。每年举办六安市桃花节和金安区夏季旅游扶贫采摘季、荷花节等“四季游金安”系列活动,“金安脆桃”畅销全国,被誉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福果”,“小蓝莓”“小葡萄”发挥扶贫“大作用”,渐成为金安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又一“金字招牌”。九十里山水画廊铺就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成为全省旅游产业扶贫的经典案例。
三是优惠政策吸引市场共鸣。继续实施游客招徕奖励办法,鼓励支持旅行社组织“旅游专列(大巴)游金安”,“再回大别山·重走红军路”“千里跃进大别山·养生之旅”等线路开通旅游专列、旅游大巴十余趟次。持续加强与蜀山、阜阳等地旅游战略合作,出台“蜀山人游画廊”“阜阳人游金安”等系列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六安·阜阳(金华、黄石)等多场旅游招商推介会圆满举办,成功实现九十里山水画廊广告进央视,蜀山·金安“双城记”暨关爱留守儿童、百家媒体暨旅行社踩线、“梦之路·作家九十里山水画廊行”暨文艺界“大淮河”主题创作采风、魅力中国城竞演拍摄、大别山第二届彩绘帐篷节、王克举写生团队再进大别山、“红色之旅·闪耀中华”之走进金安等20余场营销推介宣传活动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