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程传军)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农村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全力推进农村公办敬老院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服务精准度和服务质量,着力盘活闲置资源,有效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最大限度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全市12家农村公办敬老院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了“华丽转身”。
我市在加快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工作中,针对过去一些乡镇财力有限,不少农村敬老院没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导致部分敬老院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保障措施滞后且设施相对陈旧等实际,率先在裕安区先行试点。我市于2016年4月,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引进专业社会养老机构信德养老连锁,对原裕安区徐集、全红两所公办农村敬老院进行全面托管,并对敬老院进行转型升级改造,实现了农村公办敬老院日常管理标准化、护理专业化、生活营养化、关爱全程化、监管信息化目的,有效破解了农村敬老院过去普遍存在的运营、管理难题,有力实现了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经营,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