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下午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国大数据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就这个问题作了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前瞻性布局。
习近平强调,要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我国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要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和重要领域信息资源建设,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完善大数据发展政策环境。要坚持数据开放、市场主导,以数据为纽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培育造就一批大数据领军企业,打造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队伍。
习近平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我们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
习近平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要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通信息壁垒,形成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综合分析风险因素,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要加强政企合作、多方参与,加快公共服务领域数据集中和共享,推进同企业积累的社会数据进行平台对接,形成社会治理强大合力。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习近平指出,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有作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民生服务,弥补民生短板,推进教育、就业、社保、医药卫生、住房、交通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要加强精准扶贫、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运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助力。
习近平强调,要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要加强政策、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加快法规制度建设。要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要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及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社会稳定、国家安全。要加强国际数据治理政策储备和治理规则研究,提出中国方案。
习近平指出,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博茨瓦纳SOS儿童村
迎来中国慈善人
新华社记者 杨孟曦
当地时间9日下午,位于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市郊的一个SOS儿童村迎来了数十位特别的客人。他们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圣诞礼物和新年祝福,大家一同度过了充满欢笑的一天。
“他们就像圣诞老人,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礼物,我很喜欢。”7岁的奥滕欣赏着手中的新彩笔和漂亮的蓝色拖鞋,对记者说道。
“中博儿童圣诞慈善爱心日”是博茨瓦纳华人慈善基金会举办的年度活动。2014年以来,基金会每年都组织在博华侨华人向这里的儿童捐赠财物,尽所能为他们改善生活条件,提供所需帮助。
基金会会长南庚戌介绍说,向当地有需要的民众进行捐赠是在博华侨华人回馈当地社会的方式。早在2005年,就有华侨华人不定期地向这个儿童村捐赠物品。
“2012年博茨瓦纳华人慈善基金会成立后,决定将捐赠活动以项目制的形式固定下来,每年定期举行。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组织华侨华人集中捐赠。4年来,活动影响力逐渐在当地民众中扩大,参加捐赠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力地拉近了中博两国民间的友好关系。”南庚戌说。
9日的捐赠活动由博茨瓦纳华人慈善基金会、博茨瓦纳华人妇女协会、孔子学院等在博侨团和机构共同组织。儿童村当天共获赠价值约4万普拉(约合3850美元)的物资。目前博茨瓦纳正值夏季,捐赠的电风扇、微波炉、拖鞋、被单等物品都是当地急需的用品。
参加捐赠活动的不仅有成人,还有小朋友。当地儿童与这些连续数年到访的中国朋友已经非常熟悉,拉着手一起玩起了游戏。抢椅子、拔河,两国儿童还一同演唱了中国和博茨瓦纳的国歌。
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赵彦博出席活动并讲话说:“这是我第3次来到这里,非常欣慰看到这里的孩子生活得快乐而健康。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我们既共享着机遇也面临同样的挑战,我们应加强沟通与合作来面对这些挑战,因为我们都想让世界更美好。”他表示,希望这一活动能持续举办下去,为当地儿童带来希望和更舒适的生活。
据博茨瓦纳SOS儿童村国家主任基措介绍,接受捐赠的儿童村建于1987年,目前有来自全国各地共113名儿童在这里生活。基措说,每年华人社区都为这里的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他对此表示感激。慈善活动让孩子们“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华人社区的举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对我们的友好和善意”。
新华社哈博罗内12月9日电
抛出“欧罗巴合众国”
舒尔茨葫芦里卖什么药
新华社记者 郑江华
德国社会民主党(社民党)代表大会7日至9日在柏林举行。社民党主席舒尔茨在党代会上提出要在2025年前制订共同的欧洲宪法性文件,并据此成立“欧罗巴合众国”。他说,这一宪法性文件将交由欧盟成员国批准,任何不批准的成员国将自动离开欧盟。
分析人士认为,舒尔茨发出这一惊人之语,目的是想向选民解释自己对待联合组阁的态度为何突然转变,同时也表明社民党的政纲有别于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凸显社民党长期以来被遮蔽的形象。但这样的“政治大话”实现的可能性极为渺茫。
欲打造“联邦国家”
德国社民党最初于1925年提出仿照美国模式在欧洲成立统一国家的设想。舒尔茨的表态是该党首次对这一目标作出具体时间安排,意在将这一目标在提出100周年时实现。
舒尔茨7日在党代会上发表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他强调,只有组建“欧罗巴合众国”,才能应对气候变化、难民潮、跨国公司逃税等重大挑战,才能阻止极右翼势力抬头。
对舒尔茨的这番表态,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天谨慎回应道,她并不期待将欧洲打造为一个“联邦国家”,而是希望推动欧盟各国在国防、外交、发展政策、教育和研究领域“更好合作”。
德国运输部长、基社盟成员多布林特则抨击舒尔茨的建议是“欧洲极端主义”。
为联合组阁辩护
在今年9月的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中,社民党虽然保住了第二大党的地位,但仅获得20.5%的选票,为这个中左翼政党在联邦德国历史上的最差战绩。不少社民党人士认为,正是由于长期联合执政,该党失掉自身特色,难以从保守党阵营中脱颖而出。舒尔茨随后多次宣称,将不再参与联合政府,而是选择当反对党。
然而,随着联盟党、自由民主党和绿党的试探性组阁谈判破裂,有关社民党与联盟党“重修旧好”的呼声越来越高。舒尔茨的态度出现“180度逆转”,释放出愿意参加组阁谈判的信号。
舒尔茨突然改变立场,招致党内力量和选民不满。有人质疑舒尔茨是否拥有继续领导社民党的能力,并喊出让他“下课”的声音。
压力之下,舒尔茨不得不在社民党党代会上力陈参与组阁谈判、维护德国稳定的重要性。面对党内人士有关再度联合执政可能会毁灭社民党的质疑,舒尔茨抛出“欧罗巴合众国”这样一个宏大愿景,既贴合他欧洲议会前议长的身份,也凸显自己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的立场有别于谨慎保守的默克尔,“擦亮”社民党长期以来被默克尔遮蔽的招牌。
舒尔茨的演讲效果立竿见影。社民党党代会当天表决批准与联盟党就联合组阁展开对话,舒尔茨也以81.9%的得票率再次当选党主席。
“欧罗巴合众国”说易行难
自去年英国“脱欧”公投以来,关于欧盟改革和欧洲一体化的讨论一直不断。欧盟委员会在今年3月发表的白皮书中提出关于欧盟未来的五种设想,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今年9月的一次演讲中提出“重塑欧洲”计划。
欧盟委员会白皮书的设想之一“愿者多做”与马克龙的“重塑欧洲”计划,本质上都是走“多速欧洲”之路,即德国、法国等“核心”成员国推进一体化,中东欧“边缘”成员在时机成熟后再加入。“多速欧洲”遭到“边缘”国家普遍反对,很难进入实施阶段。
舒尔茨提出的“欧罗巴合众国”计划附议了马克龙的不少主张,非但没有太多新意,而且其中有关开除“盟籍”的说法显得比较激进。分析人士指出,鉴于欧盟相关条约的法理阻碍,舒尔茨提出要开除拒绝批准欧洲宪法性文件的成员的“盟籍”,更像是一种“政治嘴炮”。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受多重危机冲击,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公开化,中东欧国家与西欧国家及欧盟机构在难民分摊、法治等问题上交锋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西欧还是东欧民众,都对一体化步伐能否迈得过大抱有疑虑,激进的一体化目前还不具备民意基础。
新华社布鲁塞尔12月9日电
加拿大多伦多举行
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追思会

12月9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多伦多市长约翰·托里在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追思会上发言。
当日,多伦多举行主题为“铭记历史、祈愿和平”的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追思会。 新华社发
阿盟谴责美国
彭斯中东之行将遇冷
惠晓霜
阿拉伯国家联盟外交部长会议10日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做法,宣布美国失去作为巴以和解调解方的资格。
巴勒斯坦宣布,巴勒斯坦国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将不会与定于本月中旬到访的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会面;埃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会也宣布,不会在彭斯访埃时与他会面。
阿盟9日晚上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紧急外长会议,就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讨论应对之策。
耶路撒冷地位问题是中东和平进程中最敏感议题之一,是巴勒斯坦方面为巴以和谈设立的“红线”。特朗普的历届前任都避免作出他这样的举动。
阿盟秘书长艾哈迈德·阿里·阿布·盖特在会议开始阶段发言,谴责特朗普政府的做法。他警告,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是后果危险、内容和形式都错误”的决定,背弃了作为中东和平调解方所肩负的信任,“使人质疑(美国)对加强地区安全和稳定所作承诺及发挥的作用”。
会议从9日晚上持续至次日凌晨,近20名代表发言。其中,黎巴嫩外长吉卜兰·巴西勒提议,阿拉伯国家应该团结一致,制定统一政策,“从外交到政治措施,以及经济和金融制裁”,以防止美国及其他国家把驻以色列使馆从特拉维夫搬迁至耶路撒冷。
会议结束后发表声明说,美国政府在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的政策转变是“危险的发展”,美国从而“把自己隔离在中东和平进程发起人方和调解方之外”。
声明说,美国政府的这项决定“没有法律效力”,“违反国际法”,从而必须撤销。另外,阿盟将寻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讨论这一事件。
阿盟还呼吁世界所有国家“承认以1967年6月4日的边界为界、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阿盟外长定于一个月内再次开会,并打算举行阿盟首脑会议,进一步磋商。
巴勒斯坦外交部长里亚德·马勒基9日在阿盟外长会开始前说,美国副总统彭斯本月中旬访问中东期间,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将取消与彭斯的会面计划,以示对美国政府的抗议。另外,巴勒斯坦也不再承认美国为巴以和解调解人。“我们将从阿拉伯兄弟国家及国际社会中寻找新的调解人,”马勒基说。
8日和9日,埃及爱资哈尔清真寺大教长艾哈迈德·塔伊布和埃及科普特基督教教会相继宣布,将不会与到访埃及的彭斯会面。
爱资哈尔清真寺是埃及最著名清真寺,也是埃及伊斯兰教最高权力的象征。埃及基督教信徒中,多数属于科普特教派。(新华社专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