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高中纳入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 取消中考不属实
据中国教育在线报道,“当前,还不具备把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普及步伐,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要。”针对近日网传“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中考将取消”的消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回应表示,现阶段不可能将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
“今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普及、义务和免费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在解决有学上的问题,不是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或者实施免费教育。”该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均衡、强制和免费等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重中之重,到2016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已达93.4%,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未来一段时间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和均衡发展水平的任务仍然繁重。“在普及的过程中,要妥善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资助体系,下一步要重点做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免费工作。”该负责人说。
同时,针对“中考将取消”的消息,该负责人明确表示不属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教育部于2016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我们一直强调,本次改革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并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该负责人强调,本次改革是对原有中考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旨在建立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更好发挥考试招生制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教育公平。他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积极指导各地按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制定本地中考改革实施意见。
皖西中学
开展心理辅导
本报讯 为帮助高中生树立信心,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12月4日下午班会课,皖西中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周中鼎老师给高一(22)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以“目标与人生”为主题的心理辅导课。
课前三分钟,周老师带领大家做了“蒙眼画嘴巴”的热身游戏,同学们兴致高昂。在创设情境的环节中,同学们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目标,周老师及时给出肯定,但也发现不少同学犹豫不决。针对这种情况,周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份哈佛大学对这项活动的研究调查,指出确立目标的重要性。然后,周老师让同学们全体起立,想象你对未来的自己说些什么,现场气氛热烈起来,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最后,周老师给大家做了总结陈述,并在歌曲《蜗牛》中结束本堂课。
一路书香,一生明亮
冉梅英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要我说,宁可食无肉,不可枕无书。我喜欢读书,每一个静心读书的日子,每一本深深爱过的书,都是我生命驿站中那一盏盏明亮的灯。
小时候,家里有一个红漆的木桌子,桌子上常年放着一个漂亮的水壶,旁边是一个清亮雅致的茶碗。我们几个孩子只要口渴了就会到那里倒水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桌上突然多了一件东西,一本古朴的《千家诗》。从那以后我们去那喝茶就变得很慢了,常常是喝一口茶,读两句诗,看不明白的就看注释,看完注释再看那些清雅的插图,看着看着人就出了神,陶醉其中难以自拔了,往往一杯茶一喝就是一个小时。喝完之后顿时觉得茶很香,诗也很香,天空特别特别的明亮,整个人一整天都很快乐!
渐渐长大以后,发现父亲有一柜子的书,什么《西游记》《水浒传》《彭公案》《三侠五义》还有唐诗啊,对联啊书法字帖啊应有尽有。由于父亲害怕我们把他的书弄乱弄丢,不让我们乱翻他的书柜,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偷书”的生涯。父亲去上班之后我们就在家里“偷”他的书看。常常是这样的情形,父亲只要走出家门,我们几个立刻像老鼠一样从其他房间窜出来,跳到书柜前。选好书后,留几个在房里看,一个在门口看,门口的人一边看书,一边放风。门口的人必须是耳朵灵敏,眼睛明亮。大约到了父亲下班的时间了,只要听到父亲那富有特色的脚步声,立刻紧张起来,大喊一声“父亲回来了!”这时我们几个立刻合上书籍,手忙脚乱地把它放回原处,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各玩各的。当然也有被抓得正着的时候,有时看门的看得入了神,父亲已走入家门她还浑然不觉,这时父亲放下他的包就赶我们走:“去,去,去,读你们自己的书去!”我们立刻像兔子一样一溜烟地跑掉了。跑到大门口,我们一边吐着舌头做着鬼脸,一边哈哈大笑,觉得既难为情又很有趣。
就这样我读了一柜子又柜子的书,也拥有了一个又一个让灵魂起伏沸腾闪光的日子,是书丰盈了我的生命,让我的每一天变得鲜活而又独特。
今年九月我来到解放路二小。初到二小,印象最深的就是书吧了,那精美的图书,雅致的书架,还有那些像馋猫一样看书的小书虫们,这一切无不令我流连驻足。看到这一切再想到自己年少时的读书时光不由得心生感慨,身在二小,同学们,你们是一群多么幸福的孩子啊,这些书你们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看多少就看多少,遨游书海,你们是一群多么自由的精灵啊!
初冬,下午阳光清澈,照在孩子们那白净而认真读书的脸庞上,时光静谧,我看见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大学生和检察官过招辩论
“检校”友谊辩论赛在皖西学院举行

本报讯(记者 单姗
文/图)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皖西学院法学院模拟法庭内唇枪舌剑,来自金安区人民检察院和皖西学院法学院两支代表队的选手正在围绕具体案例中当事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进行激烈辩论。当日,由皖西学院和六安市人民检察院共同主办的六安市
“检校”友谊辩论赛在皖西学院模拟法庭成功举办。
据悉,此次共有六安市人民检察院、金安区人民检察院和裕安区人民检察院、皖西学院法学院四支参赛队伍参加辩论。辩题切合社会热点,以“加强检校交流,深化检校合作”为比赛宗旨,充分展示青年学子与青年干警的辩论技巧与实力,辩论过程中,通过立论、驳辩、盘问、盘问小结、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六个阶段,正反双方时而质问,时而辩驳,逻辑严密。检察院干警深厚的法律功底、辩驳能力,和皖西学院法学大学生自信的台风和快速的临场反应,在辩论现场掀起一次次高潮,赢得台下热烈掌声。
此次检校辩论大赛已连续举办两届,是检察院和皖西学院法学院“检校”共建机制中一个富有成效的法律活动交流平台,拓展了校地合作的渠道,不仅可以让法学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也让检察干警的知识再丰富、能力再提升。经过一天的比赛,最终,裕安区人民检察院获得冠军,六安市人民检察院获得亚军,皖西学院法学院获得季军,金安区人民检察院获得优秀奖。六安市人民检察院李灵雁,金安区人民检察院阮兰,裕安区人民检察院韩云静,皖西学院法学院王牌、陈航陟获优秀辩手称号,裕安区人民检察院欧阳康琪获全场最佳辩手称号。
我市470节课
被评为省级“优课”
本报讯 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圆满结束。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市在本次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70节课被评为省级“优课”,六安市教育局被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组织奖”。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科教学水平,鼓励广大教师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新方式、新方法,根据要求,市教育局于2017年3月开始组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评选活动。全市广大中小学教师热情参与、积极“晒课”,有28331位教师参与活动,共“晒课”36598节,晒课数量居全省前列。
本次活动时间跨度长,“晒课”节次多,评审任务重,市、县教研部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各学科专家认真评选,既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又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同时兼顾视频拍摄质量。共评选出县级“优课”6234节,市级“优课”2345节,在参与省级“优课”征集中,推送的470节优课被评为省级“优课”。
本次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促进了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力推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有效提升了各级各类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信息化应用能力。
12月2日,由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体育局、版权局)主办的2017年度全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在六安二中开赛。
从12月2日至4日上午,全市共有32支代表队,450名运动员参赛,分小学、初中、高中3个组别,共7个赛点。据悉,全市校园足球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旨在为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大力促进校园足球运动发展,形成浓厚校园足球氛围,推动学校体育工作。

经过两天半的激烈角逐,霍山县城关小学获得小学组冠军,霍山文峰学校获得初中组冠军,六安中学获得高中组冠军。
本报记者 单姗/文 田凯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