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8日06
文章导航
 
民间语文

  捉 鱼

  王明军

  80年代中期,我也有十二三岁了,喜欢在姚李镇街后头的腰坝子塘花水沟抓鱼网虾。那时候水质少有污染,除了沤红麻那一段时间水质差,其余时间水质都是相当纯净。田间农作物施的大都是农家肥,化肥基本上很少用。城镇生活废水也少,所以那时田沟里到处都是麻虾小鱼子。

  用一根“把一”粗的竹杆做支架,也就是大人能一把握住的元竹。前头弯一弓形状,再用尼龙网箍扎牢固,便做成一个麻虾网了。小麻虾,也就是小米虾,烧汤增鲜用的,也可做麻虾酱,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在田沟小凼子里,围沟里,用麻虾网一扒,就扒到许多泥巴狗子(泥鳅)和麻虾小鱼子。有时还能扒到鲫鱼板子,也就是大鲫鱼。扒到鲫鱼板子,那是相当兴奋开心的。扒个一天,也能扒一小筐麻虾,小麻虾可卖钱,晒干了,有专人收购,价格还挺贵。不卖的话,就自家做虾酱。

  小时候就喜欢求着姨娘们,扒麻虾时带着俺。有时姨娘们会打趣说:“老外,啥时找个小媳妇憨。”我说:“俺小媳妇,还不知在谁家田沟扒麻虾呢!”姨娘们就会笑着说:“老外别急,小媳妇,你丈母娘先替你喂着呢。”

  夏季,一下暴雨,塘缺子便容易岔口,一岔口,塘里养的鱼便都跑到下方的稻茬田里或花水沟里。这时候,便用竹篾编的鱼堵笼,放在高田缺的下水口,上游流下来的鱼虾等便都落到堵笼里来了。过一会一提堵笼,满是鱼和泥鳅。有时还有刀鳅和水蛇,能吓一大跳。

  喜欢在打暴过后逮鱼。雨一停,便跑到沤水田里抓鱼,先选择田缺落水口,下方的小凼子里。把水搅和浑,这时麻骨楞和死光皮、腰条子之类的小鱼便先浮头,再使劲搅和几下,鲫鱼、鲤鱼之类的鱼也都浮头了,看着满是浮头大大小小的鱼,心里甭提多兴奋。不一会儿能抓一小塑料桶。像鲇鱼、黑鱼不好抓,它滑而且还容易崴泥。一崴泥,便不好抓了。大鱼有劲,那时人小手小。逮大鱼,时常逮到手又让它滑溜跑了。有时和大人一起逮,大人看见大鱼就会说:“大鱼会咬手。”好不容易抓一条大鲤鱼,大人这样一说,吓得赶紧就扔掉,生怕咬到自己手。可不一会儿,就看见大人把大鲤鱼放他桶里了。心里那个气,骗人!

  在沤水田用黄鳝笼下黄鳝,我也是乐此不疲。用竹篾或编织带,套一个啤酒瓶,就可以编织黄鳝笼子了。笼子筒的两头用的倒须,黄鳝进去就无法出来。街市上有卖,也有自己编的。

  春季气候温和,黄鳝大都在越冬地带活动,鳝笼就放置于水草萌发的地方;夏季气温高,黄鳝活动活跃,觅食旺盛,鳝笼应放置于有食可觅的地方;秋季水位下跌,黄鳝一般在水草丰盛的地方打洞,准备冬眠,故鳝笼应放置于水生植物茂密的地方。

  由于市场经济逐渐开放,交通环境改善。城里人爱吃乡下的野黄鳝,价格一上去,抓的人就多,本地下完了,就跑到金寨斑竹园的山里下。山里人刚开始不喜欢吃黄鳝,田里、沟渠里到处都是,而且又肥又大。常常过去都是满载而归。后来,山里人发觉抓的人多了,也知道可卖高价钱,就再也不好抓了。

  寒冬腊月里,喜欢看大塘年底清塘箍鱼。箍鱼时,满塘埂都是围观看热闹的人。水放的差不多了,就开始用一个长长的拉网,左边四五人,右边四五人,然后边走边拉。收网时,真让人兴奋不已,网里全是大鲢鱼、草鱼、鲫鱼、鲤鱼等,蹦哒蹦哒跳个不停。鱼捞的差不多了,水也快放干了。这时候就是用竹棍叉叉老鳖的时候了。把竹棍前头一截劈开几瓣,弄成叉状就可以下泥塘探寻老鳖了(甲鱼)。寒冬腊月里也不感觉冷,打个赤巴脚就下去了。沿着老鳖爬行的轨迹,用叉子卟嚓卟嚓叉着,由于业务不专业,十有九空,偶尔冒碰能抓个小甲鱼,那也是兴奋不已。

  捉鱼的日子,已久远了。如今想抓,环境也没那么好了,水不再清澈,小麻虾也不见了踪迹。

  高洋塘的传说

  卢贤傲 赵印生 搜集整理

  位于舒城县干汊河镇九龙塘村高洋塘村民组的“高洋塘”,塘口面积为120亩,是干汊河镇七门堰灌区一个小二型水库。

  传说600多年前的元朝末年,朱元璋争天下,在江淮之间的安庆、合肥一带大战十三年,农民军与元军互相搏杀,造成人口锐减,土地大片荒芜,人烟千里稀少。

  朱元璋建国后,决定向江淮地区移民,而当时江西上饶地区,历代是江南富饶的地方,战乱少而人口稠密。于是朝廷命令江西上饶瓦家坝等地民众,大批迁移安徽、湖北等地。当时由江西瓦家坝迁移到安徽舒城九龙塘这个地方的高姓、杨姓两个大户,看到这地方土地肥沃,上游的古七门堰水利设施良好,但七门堰的水流经此地,造成水来部分低洼田地成涝灾,水走后又致使部分地势较高田地成旱灾。于是,高姓、杨姓两个大户就合计在此地开挖一口蓄水大塘,用水塘把上游七门堰的水蓄起来,以免这水流向低洼田地成涝灾,待水走后又可放塘水至地势较高田地,解决旱灾,这样就彻底解决了灌溉田地旱涝问题。

  在高姓、杨姓两个大户发起组织下,由高姓和杨姓大户出资,当地民众自发出力参与建水塘。当时考虑塘南地势高,面临小山坡,坡度较陡,东面也临高地山坡,西部地势又高,只有塘北地势低,修塘的人们就决议在塘的北部通过人工筑起长达一华里的塘埂,这样就把水蓄起来了。并在整个塘四周设有高涵、低涵,开挖有北沟、中沟、南沟,连接支渠,放水供下游的孙庄、堰东、堰西、葛庄、汪庄等村庄农民种田用水。为便于管理此塘用水,当年建立塘长制,由高姓、杨姓两个大户任塘长,下设管水的沟长和锣手,塘长全盘负责掌管用水,沟长负责农民放水种田事宜,锣手负责巡逻看护塘埂,一旦塘埂遇到险情或破裂,由锣手负责敲锣为号,塘长率领沟长及民众一齐上阵抢修。因此,当时“高洋塘”周围农民种田用水管理得井井有条。因为此塘是由高、杨两姓大户发起兴修,虽然后来高姓移居至龙河,但人们仍然不忘记他的修塘功劳,杨姓的“杨”字与“洋”字谐音相同,所以当地人们长期以来叫这口水塘为“高洋塘”。

  拔萝卜

  庆红

  “冬吃萝卜夏吃姜,气死医生一大帮”。我家小区门口那个卖菜的阜阳大叔真会吆喝。听到此吆喝声,我就知道入冬了,萝卜该大量上市了。记忆中那些有关萝卜的故事,又开始涌上心头。

  童年时,我家住乡下,有一年,我妈种了一种叫“车前子”的新品种萝卜,长得特别肥硕可爱。那个季节我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去“拔萝卜”。秋天的田野衰草萋萋,满目冷清,但萝卜叶朝气蓬蓬的绿,总让人欣喜。

  “一个萝卜一个坑”,民间俗语生动形象,萝卜们十分守规矩,各居各家,不似其它植物盘根错节打别人领地的主意。萝卜根须浅,有的长得急,小半个身子己探出萝卜坑。你根本不需像挖红薯那样动用铲子、锹等工具,只要稍稍用力,轻轻一拽,一颗白嫩嫩的圆头萝卜就“出世”了。

  但并非所有萝卜都好拔,总有个别特别顽固,咬住土地不放松,哪怕萝卜缨子都拽断了,它还纹丝不动。不服气,再使劲拔,一不小心摔个后仰翻,前来作伴的小狗阿黄以为自家小主人遭了“暗算”,一个劲朝着大萝卜狂吠……

  孩子们天性是不会认输的,我双爪齐下,四肢齐动,又抠又抓,用上了吃奶的力气,大萝卜终于被我一点点刨出来了。而我一双玉手满是泥,连指甲缝里都是。

  别看拔出的萝卜带着泥,但一经水洗,立马如同一个个刚出浴的小娘子,水灵灵的让你忍不住想咬它一口。一口下去,那才叫心里美,嘎吱嘎吱满口生津,赛过才上市的秋梨。正如汪曾祺老先生所云,“吃一口,盼一口”。

  当牧童归家时,我的筐也被萝卜填满。顺便捎一些萝卜叶带回,老一些的赏我的小白兔,嫩一些的萝卜缨子交给老外婆。老外婆井边洗尽,开水一焯,用盐醋一拌,配上晚上大灶熬好的新米粥,真是百姓家的美味。

  感恩童年的这个冬天,因有拔萝卜这样的趣事,让我儿时贫瘠无聊的日子变得精彩起来。喜欢萝卜,水嫩嫩的好颜色,像是专门妩媚这个冬天,也似专门斑斓我的童年……

  桃花仙子下凡尘

  陆秀红

  王母娘娘有很多外孙女,其中有一位叫做桃花仙子,长相出众,貌美如花,可整天生活在天宫,没有一点味道。有一天,桃花仙子说服了天宫中的一头狮子坐骑,驾着它慢悠悠下了凡尘。

  桃花仙子来到人间,看炊烟袅袅,人来人往,不禁羡慕。于是找了一块荒废的土地,搭起小屋,独自种起了桃树。因为是仙桃,在人间土地长得很快,没有几天枝头开满了桃花。望着粉红的花朵,桃花仙子抛撒衣袖,翩翩起舞。

  这时,忽然听到一阵沉闷的哭泣。桃花仙子循声望去,见一书生面带愁容,就走上前去,询问缘由。那书生说,自己正在发愤苦读,可叹家中老娘年迈,不能出门赶考,明日就是老母生日,囊中羞涩,也无好礼物孝敬,实乃惭愧。

  桃花仙子听后,对书生说,不用愁。说罢纤手一挥,熠熠光彩中,一朵朵桃花落英缤纷,随即枝上结出又大又红的蟠桃。桃花仙子摘下蟠桃,递给书生,说就拿这个孝敬你的老母亲吧,你的老母亲吃了之后,定会身体康健,到时你进京赶考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书生知道,天上的王母才有福分享受这样的蟠桃,人间难得如此珍馐。书生一面受宠若惊,一面千恩万谢,拜别了桃花仙子。

  第二天,真如桃花仙子所言,书生老母亲吃了蟠桃之后,脸色红润,鹤发童颜。而后,书生离家赴考,一心向上,考中了功名。

  不料,那日桃花仙子献蟠桃之时,仙桃一道仙光直射天庭,被王母识别。不多时,王母让二郎神带天兵去抓回桃花仙子。天兵下凡,桃花仙子不肯回天宫,骑上狮子坐骑准备逃跑。二郎神一箭射中狮子,狮子身亡,桃花仙子手无寸铁,无奈地被带走了,她种下的桃树被天兵一把火全烧光了。

  书生考中归来,得知了这一消息,很为桃花仙子难过,跪在地上,对着上天不停叩首,大呼桃花仙子是无辜的,但叫天天不语。书生老母亲也黯然伤神,忽然,这老太太拿出一团布包,对书生说,孩子,这里包着的,就是我生日那天吃完蟠桃后剩下的桃核,你好好保留着,有朝一日你把它种在咱家的地上……

  后来,人们把桃花仙子坐骑死去的地方叫做狮子岗。因为书生一家子姓查,又把书生和老母亲居住的地方叫做查婆店。

  而查老婆婆留下的那枚桃核,书生种进土里一直都没有生根发芽。直到今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相融相合,那枚桃核终于在狮子岗上萌动破土了,居然一鸣惊人,诞生出一大片美丽诗意的桃花仙谷。

 选择年月
<2017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百花园⊙民间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