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
质量品牌竞争力优势
本报讯(记者 余浩)12月6日上午,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束学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束学龙指出,今年以来,我市以质量品牌升级工程示范推进年活动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质量品牌创建等活动,大质量、大品牌体系不断完善,品牌建设增彩增效,质量工作成绩显著。束学龙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缜密组织,开展好省政府质量工作专项考核、绩效考核,组织好对县区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要通过考核工作积累经验,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对质量工作的重视程度。束学龙要求,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进质量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广泛开展质量强市、质量强县活动,加强质量品牌宣传工作,进一步形成合力,着力打造六安质量品牌竞争力优势。
会议审议通过了市政府第四届质量奖、质量奖提名奖、2017年六安名牌等候选名单。
省计生工作
保障措施考评组来皋
本报讯(记者
王婷婷)12月6日,以省人社厅副巡视员刘效华为组长的省计划生育工作保障措施(党政线)考评组来皋,检查指导我市计划生育工作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斌出席汇报会并汇报了今年以来我市人口和计生工作开展情况。
考评组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相关材料等方式,对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党政线工作进行考评。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调控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三大核心任务,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不断深入,理念不断更新,措施不断优化,效果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同时,我市不断完善计划生育投入机制,提升计划生育服务质量,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全面两孩政策落实。
高斌表示,我市将以此次检查考评为契机,总结经验,真抓实干,扎实奋进,努力把全市计划生育工作服务管理转型发展推向深入。
我市拟建
花木城特色小镇
本报讯(记者
康家佳)12月6日,六安花木城特色小镇筹备工作汇报会召开,省级老同志孟富林、陈瑞鼎、孙业藩,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朱潘杰出席汇报会。
朱潘杰指出,花木城特色小镇建设要深化建设理念,进一步聚焦产业、特色等要素,牢牢把握产业发展这个关键,突出特色优势,因地制宜,精心打造有影响力的特色小镇。各相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加快前期工作,狠抓项目进度,确保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成效。
据了解,六安花木城特色小镇拟建于金安区先生店乡,拟占地面积为3—5平方公里,培育创建以花卉苗木为特色产业的特色小镇,集花木交易、花木加工、景观设计、大数据、产业配套、现代物流为一体,形成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
金安区启动
文明集市评选
金安讯(郑国勇)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各类集贸市场整体创建水平,近日,金安区文明办、区市场监管局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文明集市评选工作。
文明集市创建活动以传播先进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引领文明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目标,引导市场经营主体与场内经营者积极开展“争创文明市场、争当文明经营户”活动,切实改善集市软硬件设施,营造整洁卫生、规范有序的交易环境和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文明经营的市场环境。将集贸市场打造成为文明的窗口、优质服务的窗口、群众满意的窗口,更好地为广大消费者服务,让创建活动成为促进市场发展、群众普遍受益的一项民生工程。
据悉,创建文明集市是创建文明城市、文明集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测评内容之一。根据评选方案要求,“文明集市”要达到组织领导、市场安全、环境卫生、管理秩序、创建氛围等五个方面标准,凡符合条件的集市均可申报。区文明办及有关部门将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进行现场核查测评。对符合标准,且测评分值排名靠前的,公示为“金安区文明集市”,并由区文明办、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授牌表彰。
马头镇五措并举
让民生工程惠民暖心
本报讯(记者 储勇 通讯员
邹长新)为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确保民生工程惠民功效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金安区马头镇采取五项措施,从每个细节入手,抓好民生工程的实施,促进民生工程更惠民、更暖民。
抓政策宣传。利用广播、条幅、微信、QQ等媒介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实施氛围,让民生工程政策家喻户晓。抓工程进度。在注重质量的同时紧抓工程进度,规范资金使用,严格审批制度,畅通发放渠道,确保资金及时到位。抓质量监督。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党组织书记作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镇分管负责人统筹管理监督,做到常看、常问、常查,及时发现问题,追踪落实整改。抓工程验收。选择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成立验收小组,严格按照工程标准质量验收把关,详细填写验收报告,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抓建后管养。对于建成的民生工程,严格执行“谁建设、谁管护”的原则,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压实责任,倒逼工程质量,切实发挥出民生工程的惠民实效。
多元化解 气消事了
——舒城县干汊河镇构建多元纠纷化解体系
卢贤傲 本报记者 程传军
近年来,舒城县干汊河镇积极探索基层矛盾多元化解新办法、新机制,在全镇21个村街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将调解工作贯穿于解决民事纠纷、处理行政争议、劳动人事争议和司法诉讼的全过程,构建集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为一体的多元纠纷化解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的矛盾纠纷化解方式。
实施“警民联调”机制
干汊河镇地处舒城县城近郊,镇域面积80.4平方公里,辖区有近6万人、200多家企事业单位,而管辖治安的干汊河镇公安派出所仅有民警6人、辅警5人,年接警轻微违法行为等案件在1400起左右。由于警力有限,案多人少的问题非常突出。处置大量非警情类的报警求助,更是加剧了这一矛盾。
为此,该镇在构建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中,充分发挥警民联调机制的作用,在派出所设立警民调解室,采取1+1+2+N的模式巩固完善“村干轮岗、警民联调”工作新机制,即正常工作日时间内,警民联调室内有1名专职调解员、1名公安干警、2名轮岗村干部到警民联调室办公,安排21个村街的89名村干部进警民联调室轮岗,当人民调解员,并根据调解事项吸纳若干名富有调解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站所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老干部老党员等志愿者参加,充分整合镇综治办、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的专业调解力量和村干部及其他社会人员等民间调解力量,实现调处主体的多元化、调处手段的多样化。
今年清明节,该镇靠山村粉坊组村民杨某根、杨某银兄弟按照习俗准备到父母坟前祭拜,却发现坟头被人挖了,经打听是同村杨某宏所为。兄弟二人一合计,决定首先报警,同时召集在外打工的另外两个兄弟回来,做好教训杨某宏的准备。派出所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往现场,在了解情况后,考虑到当时如果按照法律处罚后更容易让双方结怨,不利于问题的彻底解决。于是就决定启动警民联调机制,将问题先移交到靠山村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由靠山村人民调委会找了一位在杨家德高望重的长者参与了调解,利用家规民俗的调解方式,使矛盾得以化解,避免了一场矛盾纠纷的升级。
规范村级调解机构建设
人民调解工作要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关键是人,重点在村。为此,该镇研究出台了《干汊河镇关于进一步加强村为主调解工作的通知》,从场所建设、制度落实、经费保障、考核兑现等方面作了全面规范。该镇在工作中注重推进村级人民调解室规范化建设,提升村人民调解室服务能力和水平,制定了村人民调解室规范化建设“八个一”标准,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落实了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统一挂综治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警务室三块标准门牌,建立公示制度,将工作职责、相关联系电话等公示,接受监督;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宣传等工作,与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将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明确村级党组织书记是人民调解工作第一责任人,重视并直接参与调解工作,确保矛盾纠纷调解抓早抓小,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
2016年4月8日,该镇顺河村76岁村民宋某和本村28岁村民王某因养殖鱼塘钓鱼发生纠纷,继而引发打架,王某用鱼竿将宋某的左腿及左脚打伤,宋某用砖头将王某头部砸伤,后经舒城县公安局法医室鉴定双方均为轻微伤。该镇警民联调中心得知案情后,立即安排对当事人“知根知底”的村干部多次到双方当事人家中调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王某主动向宋某赔礼道歉,并支付了宋某医疗、误工等费用4万元,取得宋某及其家人的谅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自愿达成治安调解协议。该镇实施村为主调解机制以来,共调解化解矛盾135件,其中矛盾复杂影响较大的10件,有3件长期遗留的矛盾隐患得到化解。
探索创新新模式
为进一步促进警民联调工作,该镇积极探索创新“一村一警、村所联动”工作新模式,在各村(街)建立标准化警务室,采用1+1+N的模式,在每个警务室安排1名联系村派出所民警、1名由村营长兼任的警务协管员和若干名由综治网格员、治安中心户长、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的治安志愿者,派出所民警定期驻村,村营长(警务协管员)着制服上岗,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安防控和矛盾调解组织网络,建立起围绕群众矛盾化解和警务服务从家到村、从村到所的双向直通快达机制保障,解决了化解纠纷、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今年以来,该镇通过探索创新新模式,推动了镇警民联调室和村警务室工作的正常开展。截至10月底,共受理矛盾纠纷65起,成功调解58起。今年11月2日,该镇乌羊村村民陈某旭在帮本村村民郑某宏干活(修理水渠时)意外摔倒,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镇村两级调解委员会立即组织相关人员介入进行调解,于11月3日下午就达成了调解协议,由郑某宏支付死亡赔偿金等合计人民币48万元。
进村入户
宣传冬防

12月5日,民警在向留守老人讲解有关“三防”内容。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营造冬季农村“三防”宣传教育浓厚氛围,近期,叶集区公安局姚李派出所针对辖区农村留守老人多、安全防范意识弱的特点,组织民警深入辖区重点乡村走进农户家里,通过散发《冬季农村防火防盗防诈骗》资料、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对留守老人进行“三防”宣传教育,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程度厚
本报记者 田凯平 摄
用“官告民”控制辍学
值得点赞
何勇海
近日,云南首例因辍学引发的“官告民”案件,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啦井镇新建村公开审理。啦井镇人民政府将5户学生家长告上法庭,要求依法判令学生家长立即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法庭调解后,双方当场就学生返校时限、共同劝导事宜等达成共识(12月5日《中国青年报》)。
因辍学引发“官告民”的诉讼,目前在云南是首例,在全国恐怕也不多见。而辍学却是那么寻常——《中国青年报》今年3月的一篇报道称,农村青少年的辍学率在快速反弹,在农业部2003年的调查中,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平均为10.7%。到了2013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农村初中生的毛辍学率达到15.5%。这意味着,每6个农村初中生里,就有1个辍学。所以前不久,在党的十九大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将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列为教育领域三个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控辍保学”首先是家长的法定义务。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而啦井镇那5名学生家长却放任本应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辍学,经镇政府多次敦促、动员、批评、教育,始终拒绝履行将子女送达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显然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镇政府通过提起诉讼,让家长认识到不让孩子上学是违法的,值得点赞。
有人或许要说,孩子辍学不全是家长放纵或家庭贫困所致,不全是家长的责任。确实,《光明日报》最近的一篇报道称,教育部基教司相关负责人判断,因厌学或学习困难辍学的学生可能占到辍学学生的60%以上,厌学或学习困难取代贫困成为辍学首要原因。但家长仍有义务阻止孩子辍学,对有辍学之念的孩子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其认识到上学对个人前途与家庭幸福的重大意义,而非漠视、放纵孩子辍学。现实中不少家长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以读书无用论影响孩子,其实也是孩子辍学的根源之一。
政府也有保障适龄儿童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政府这种义务,应体现在对义务教育法相关条款的宣传普及,对家长侵害子女受教育权等行为责令改正乃至行政处罚。当这些手段都不管用时,就有必要动用诉讼这一利器了。啦井镇政府因部分孩子辍学而“官告民”,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做法。
当然,政府保障适龄儿童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除直接控制学生辍学、落实好免费教育等惠民政策外,还要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补齐教育短板,比如吸引并留住优质师资,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农村孩子认为自己根本考不上大学或者考不上好大学,经过漫长上学,投入高额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却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说,保障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而不是让其逐渐衰退,对于“控辍保学”至关重要。正如一专家所说,义务教育就是我国学生的起跑线,必须公正。
霍邱县兑付
财政贴息资金120万元
本报讯(张正武 王利军 记者
徐有亭)近日,霍邱县兑付2017年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财政贴息资金120万元,有效扶持该县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了该县农产品生产加工、化工建材、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2017年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财政贴息资金主要投向项目建成投产或基本竣工,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项目,有利于促进皖北“四化”协调发展的项目,开发园区特别是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区项目,符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优势特色产业项目等。该县在经企业申报,县发改委、财政局审核,组织专家评审及社会公示等程序后,最终选定6家企业,支持6个项目。分别为:六安龙翔美食王禽业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鹅肝酱及鹅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安徽红顺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0万块尾矿砂模块砖和3万平方米混泥土透水砖生产线及配套设备设施土建项目、安徽天隆饲料有限公司饲料加工机电设备及其系统效能提升项目、霍邱金谷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超高淀粉糖浆生产项目、霍邱县安迪凯工艺品有限公司钢结构厂房建设项目。
男子利用职务之便
出售公民信息获刑
本报讯(俞仲康 记者
储勇)河北省一男子利用职务之便将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牟利,近日,白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舒城县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十个月,并处罚金两万元。
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间,白某与雷某(现已判刑)在网上相识,雷某表示愿意向其购买公民个人信息,随后白某利用自己在某管理局上班的便利,从单位系统中先后下载公民个人信息达110万条,并将这些信息用QQ邮箱发送给雷某,获利4500元。后雷某被舒城县公安局抓获,供出了白某,白某随即被警方抓获。
庭审中,被告人白某承认自己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当庭表示悔恨。法院审理认为,白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利用其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取授权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单位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将公民个人信息从系统中复制并对外出售牟利,依法应从重处罚,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