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村脱贫插上“双创”翅膀——霍山县推进科技扶贫侧记

  小雪节气刚过,休养生息的大地,孕育着来年的希望。在霍山县下符桥镇三尖铺村,有一家以科技养殖为主的黄牛养殖场,贫困户潘声全正为牲口添加饲料。

  今年62岁的老潘,妻子残疾,家庭经济条件差。不过,在霍山县科技局的牵线搭桥下,老潘在养殖场谋了一份饲养员的工作,吃住免费,一个月还能拿3600多元,如此算来,脱贫不在话下。在霍山县,像老潘一样,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从科技扶贫中受益。

  为了打好科技与扶贫的“组合拳”,霍山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广大科技特派员创业、创新热情,大力推进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其与当前脱贫攻坚相结合,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调动全县科技创新资源,在有条件的贫困村设立平台(市级科技专家大院或分院等),创办实体,结对帮扶,开展“山村双创助推脱贫”模式,走出了一条立足山区特色的精准脱贫之路。

  搭建平台科技“唱戏”

  霍山县地貌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全县有天然草场33万亩,草山草坡面积大,牧草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养殖业。自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县把发展养殖确定为贫困户产业脱贫措施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为此,霍山县科技局多次深入贫困村一线调研,梳理扶贫思路,对接省、市科技主管部门,谋划科技项目。

  老潘所在的养殖场,名为霍山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2016年,申报了六安市科技专家大院霍山大别山黄牛专家分院,主要对大别山黄牛保种、高效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肉用新品系选育等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负责人赵克勤说:“为了响应政府倡导,我们积极参与,以公司+科研院校(安徽科技学院)+农户的形式建立推广示范基地,扩大规模,将黄牛养殖作为贫困户脱贫的产业措施,每年帮助10户贫困户脱贫。”

  在霍山县科技局的指导下,为充分发挥贫困户家庭山场资源以及劳动力优势,做事踏实的赵克勤,一下拿出三种脱贫方案:首先是精养育肥,将犊牛饲养12-18个月,期间技术人员跟踪服务,育肥后以比市场高5%的价格回收。贫困户育肥一个犊牛,就能增收3000-6000元。第二种模式是每户养5头以上犊牛的贫困户,先为他们进行技术培训,然后发放犊牛给贫困户代养,每月发给贫困户1500元,作为代养费,贫困户在家就可以拿工资,如果饲养质量好的贫困户还能另外获得500元奖励。第三种模式就是贫困户出劳力到养殖场上班,食宿免费,每月工资超过2000元。

  在养殖技术能手的带动和辐射下,周边的诸佛庵镇石家河村,有11户贫困家庭与赵克勤签订了帮扶合同,磨子潭镇胡家河村6户贫困户也正在洽谈,主要是他提供养牛技术及饲料配方,对养殖的大别山黄牛以高于市场5%的价格进行回收,如此一来解决了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贫困户养殖的黄牛难卖问题。

  “以前许多‘土专家’、技术能手,都是干给老百姓看,可老百姓又能收获多少呢?而现在,他们带着农民干,帮着贫困户赚,让技术真正发挥作用!”霍山县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在霍山县诸多贫困村,组建了16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6个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4个农业科技园区,创办实体38个,建立示范基地14个,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收、贫困户脱贫。

  结对帮扶寻致富路

  利用农业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专家大院等人才、资源、市场优势,开展结对帮扶,助力科技扶贫,在霍山县,积极开展的结对帮扶“五个一”活动,实现着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即“帮助贫困户厘清一个发展思路、选准一个脱贫产业、联系一条销售渠道、传授一门实用技术、找到一条就业门路。”

  梁志苍,是一名科技特派员。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当地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科技和人才的助力下,周边农户的脱贫致富之路更广阔了。

  在与儿街镇,梁志苍成立了霍山县东方大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白芍、白术、桔梗等1000余亩中药材。共流转贫困户土地21户,带动产业发展9户,提供工作岗位100多个,实现了贫困户人均增收4000多元。

  “10亩田种水稻,除去种子、劳力等,收不了几个钱,租给合作社种药材,光租金,去年一年就有6500元。”说起通过流转,家里的土地“升值”了,贫困户杨丰收笑容满面。

  在山村,不少留在当地的贫困户,均为老弱病残。出门打工,没门路;待在家里,没收入,缺乏固定的经济来源。梁志苍的企业,给他们带来了就业门路,家住附近的几位贫困户,打理药材基地,每人每天工资50-60元,一个月上班20天左右,去年,大沙埂村贫困户杨步红,从合作社结算了工资,增收8000元。

  输血,解一时之困,造血,才是长久之计。科技扶贫,当然要让科技发挥“造血”作用。 (下转二版)

  本报记者 储著坤 刘进

 

 选择年月
<2017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为山村脱贫插上“双创”翅膀——霍山县推进科技扶贫侧记⊙冬日义卖献爱心⊙让“银发族”有更多获得感⊙我市筹措资金保障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我市启动重污染天气Ⅳ级蓝色预警⊙叶集送岗下乡结“硕果”⊙裕安107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金安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