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六安市政协第四届文史委组建以来,瞄准全市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在红色文史研究编辑、专题论文研讨、宣传教育以及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助推红色旅游发展上推出了许多成果。
为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六安红”区域文化品牌。六安市政协文史委集中力量开展红色文史征集,先后公开出版了《黄埔军校六安人》、《六安抗战史料汇编》、《六安红军与长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及皮旅突围在六安》4本专题文史资料。《黄埔军校六安人》初步厘清了六安在黄埔军校学习的人数和共产党方面骨干人员事迹。参与市关工委编辑《红色精神代代传》、安徽人民出版社编辑《红色金寨读本》,合工大出版社编辑出版《蒋光慈全集》、安徽卫视《八月桂花遍地开》专题片制作,参与了安徽文化大讲堂《大别山中六安红》等多种形式的红色文史学习教育和宣传活动,在安徽文化大讲堂作《大别山中六安红》大型讲座一次,助推六安红色基因传承,扩大其影响。
四年多来,围绕红色资源开展协商资政会两次,红色资源保护开发视察六次,提案和协商会发言两次。撰写红色题材内容论文八篇,其中《党的群众路线在皖西北苏区的实践》在省政协《江淮时报》发表,《六安红军与长征》获2016年省社科联论文二等奖,并被省和香港多家媒体转载。直接撰写省市文史资料14篇,其中二万余字长文《寻找红军名将方乐》被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纵揽》杂志两期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