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贵的“荣誉证书”

  初冬时节,距离春节还早,戚塘村里欢快喜庆的年味已经渐渐浓郁起来。“今天家里杀猪,都到家里打猪衁啊!”11月27日,裕安区青山乡戚塘村村民邬宗前家里十分热闹,这一天老邬又卖了一头肥猪,他高兴地邀约村民到家里吃饭,一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戚塘村位于裕安区南部,青山乡东北部,远离城区,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纯收入在2736元以下贫困人口有113户,303人,占总人口16.5%。

  这里的群众淳朴善良,他们中的一些贫困户在各级政府、帮扶单位、扶贫工作队的共同鼓励、帮扶下,通过发展养殖产业等途径,逐步走上脱贫致富路,而邬宗前就是这些脱贫户中的一个。

  邬宗前,现年57岁,前些年妻子因意外去世,女儿出嫁,儿子上学,家庭的负担全部落在了邬宗前的肩膀上,而他自己也患有糖尿病常年需要吃药,一度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扶贫先扶志,通过结对帮扶,脱贫政策了解等,邬宗前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温暖和鼓励,树立起了不但要脱贫还要努力致富的信心和勇气。结合自身原有的养殖技术,他积极报名参加了村里免费举办的养殖培训班,决心通过发展养殖脱贫致富。

  去年,利用门前院落空地,邬宗前盖起了猪舍,搭起了鹅棚,围起的栅栏里散养土鸡。养猪、养鹅、养鸡有产业补贴,邬宗前还顺利拿到了5万元的金融扶贫贴息贷款,彻底解决了资金暂时不足的问题,也让他的养殖路越走越顺。

  “去年养殖纯收入有两万元左右吧,今年我又养了60只皖西白鹅、15头肥猪和几十只散养的土鸡……”邬宗前乐呵呵地说着。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养的鹅基本卖完了,肥猪也卖出了一半,这几天还陆续接到要来订购的电话,今年的收入肯定超过去年。

  在清洁的猪舍里,我们看到了正准备给猪喂食的邬宗前,他虽然忙得满头大汗,但脸上充满了微笑,这个微笑里饱含了幸福的希望。他告诉记者,自己不久前还在自家整修后的水塘里投放了2000尾鱼苗,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也要“水里捞财”。

  “这是我最珍贵的‘荣誉证书’!”邬宗前把记者邀进家里后,第一时间拿出了红彤彤的“脱贫光荣证”,并且给记者翻看墙上挂着的扶贫政策宣传年画,喜悦和骄傲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努力发展养殖,实现稳定脱贫,邬宗前在去年底顺利脱贫,拿到了“脱贫光荣证”。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脱贫不脱政策。”邬宗前还在今年7月份拿到了慢性病卡,按照健康扶贫政策,吃药也不用自己花钱了。同时,在自身养殖产业的发展和其他扶贫政策的助力下,邬宗前对未来的红火生活充满了信心。

  “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我们这里林地比较多,适合发展养殖业。”村主任李俊告诉记者,近年来,和邬宗前户一样,在戚塘村很多贫困户以发展养殖业为途径,以自身的努力为动力,逐步托起了生活的希望和幸福。戚塘村也在去年率先在裕安区首批实现了全村脱贫,贫困村出列。

 

 选择年月
<2017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新庄村农民变了“身份”⊙贫困户有了“扶贫柜台”⊙霍山县烈士陵园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最珍贵的“荣誉证书”⊙市政协文史委助力传承“六安红”⊙  我市重拳整治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霍山县开展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市首届残疾人 乒乓球羽毛球赛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