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春
一条潺潺不息的芍河支流环绕着古朴沧桑的众兴镇老街,街西边是一座欢乐而又难忘的众兴小学,每天朗朗的读书声悠扬地飘荡在滚坝潭的上空。
40年前我们就在这座学校读书。那时候学校条件极差,没有课桌老师就组织学生一起用泥土砌造,没有板凳我们从家中带。学生家境也都普遍贫穷,但是学校充满着快乐,老师同学们结下了浓厚的师生情同学谊!我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李景修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分别40年了,师生的感情一直荡漾在我的心田。
众小读书时,我们受到“四人帮”的毒害影响,每天不好好读书,还调皮捣蛋,不喜欢我们的老师便避而躲之,唯有李景修老师与我们相处沟通。李老师始终认为,调皮的孩子都聪明,就看怎么教育他们。李老师对我们很是严厉,我就没有少挨老师踢屁股、罚站。但我们从心里服气他,因为那时老师就是我们的偶像,按今天说法我们都是他的铁杆粉丝。
在我印象中李老师是一位真正的大帅哥,英俊洒脱,才气过人,与人交谈诙谐幽默,讲解课文简洁明晰,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记得老师腋下常常夹着一个厚厚的本子,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后来才知道他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在灵感来的时候便立即打开纸张进行书写。
听李老师的语文课是一种难得的文学艺术享受,一个字一个词他能讲得极有故事性、趣味性,扣人心弦,让人听之入迷,再长的课程听起来都是轻松愉悦的,不知不觉中就到下课时间了。打倒“四人帮”后,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那一年李老师考上了大学。从此,我们师生之间便杳无音讯了。
受李老师的文学知识感染和熏陶,我深深地爱上文学创作,理想是将来能成为一名作家和诗人,到如今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点成绩,应该感谢恩师李景修,是他辛勤教育指引着我踏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去年,同学组建了一个“众兴小学同学联谊会”微信群,短短的一年多里群主两次号召并组织同学们向生活在困难中急需帮助的人家捐款献爱心,在当地受到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和老百姓的一致赞誉和好评。
在群聊天中,一次偶尔谈到恩师李景修,在同学们心中一下击起千层浪,大家献计献策四方寻问打听,真是踏破铁鞋无寻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群中就有一位刚入群的女同学,她就是恩师李景修的妹妹。
李老师进群了,第一件事就是发帖:“舜耕山含情,泉山湖含笑,邀请同学们到淮南市泉山国际大酒店团聚畅叙!”看到恩师的邀请,我们的心早像小燕子一样欢喜若狂地向泉山飞去!
11月18日,我们住在合肥、六安、寿县,还有淮南市内的众兴小学的同学们都起了个大早,从四面八方向淮南泉山开跋。清晨气温突降,天上乌云凝重,途中有薄雾漂渺,风吹在身上寒冷寒冷的,但是,我们每位同学心中异常激动,浑身热血沸腾,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
上午9点多钟,李老师就安排酒店的工作人员打滚动字幕横幅,随后回到预定好的房间,站在门口等候我们的到来。40多年了,李老师仍然能认出每位同学并能讲出姓名。当他看到我时深情地笑了,说:“我没有少踢你的屁股!”然后我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一拥抱,我们师生足足等了40年,历尽了多少相思和期盼啊!触景生情,心中感慨万般,我静静走到房间一角坐下写了一首小诗:师生一别四十秋,几多思绪绕梦中。舜耕山下能相聚,历历往事热血涌。恩师音容今犹在,不减当年才俊风。感谢时代大发展,桃李芬芳别样红。
泉山一聚老师很是欣慰,其间老师数次流下激动的热泪。面对众多同学李老师感慨地说:“该聚聚了,我的学生都有当爹爹奶奶的了,不能等到当了太太才开始聚吧!”大家听懂其中滋味,彼此看看,过去玩皮少年而今已是耳鬓如霜,我们已经是人过中年了,今天还能依偎在老师的身旁,再次聆听恩师的教诲该有多么幸福啊!
我们师生之间没有惊天动地催人泪流的故事经历,但尊敬老师、同学团结友爱也是社会美德、正能量的体现。感恩老师,让我们在美丽的夕阳中举起香醇的美酒,尽情品尝幸福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