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推进“党建+服务”工作机制
中心机关党委推行“党建+服务”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困扰政务服务的诸多难题。一方面落实大厅的终结审批审核权。明确窗口单位首席代表负责制,刻制相应单位公章,指导窗口单位按原单位法人授权依法独立行使终结审批审核权,做到大厅之外无审批,确保大厅能办事、能办成事。另一方面精心组织流程再造。中心先后三次组织对进驻项目办理流程进行梳理,精简办事环节,压减办事时限,规范索要材料,开展流程再造,建立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新的运行机制。
两年来,改承诺件为即办件76项,审批时间累计压减56.7%。及时构筑“前店后厂”式服务平台,打造受理、办理、送达“直通车”。积极推行“五证合一”、营改增、不动产登记等各项改革。探索建立基本建设项目“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一表收费、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整合11家单位27个项目的相关服务资源,搭建起运转协调的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平台。
与此同时,中心机关党委将党建标准化工作的理念引入到业务工作中去,对照国家政务服务标准体系,精心组织标准化建设。采标工作区分通用基础类、提供类、保障类、评价和改进类四种类型,按照事事有规矩的原则,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分类收集、制定各类标准868项。
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均等的服务,是政务服务中心追求的终极目标。该县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一系列创新之举,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成效。
特别是对行为作风现场管理全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窗口工作人员可能出现的仪态仪表、桌面摆放、执岗状态、上下班、业务工作、行政管理、举报投诉等七大类114项问题,窗口单位可能出现的值岗状态、节能环保、行政管理、业务规范、服务质量、举报投诉等六大类69个问题,对应制定惩处标准,具有很强的引导力和可操作性。
在大屏监控方面,成立监控中心,发挥109个摄像头的作用,落实值班人员工作岗位责任制和领导带班制,确保窗口人员监控全覆盖、无盲区;在脸谱识别仪使用方面,明确全体人员上下班要求,逐日比对签到签退情况;在大厅巡查方面,从各支部抽调党性强、原则性强的员工携带执法仪,随机现场检查工作人员履职情况。通过上述措施,确保把问题找准,并对照负面清单提出处理意见。
2016年,先后处理违纪违规行为24起,追责28人,其中有党员参与的6起,追责党员7人;表彰先进单位34个(次),先进个人112人(次),其中党员73人(次),充分发挥了机制建设的激励作用,广大党员模范带头、全体人员步步紧跟,形成了积极履责、乐于奉献、廉洁办事、高效服务的良好政风、行风。在第三方机构依法独立评估中,各窗口廉洁率均为100%、服务对象总体满意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