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红利,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本报记者 程传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连日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引起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反响。特别是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老百姓的关爱。

  近年来,我市把民生工程作为推进民生工作的金字品牌,逐年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投入,以最高的标准、最硬的措施、最实的作风、最快的速度,不断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积极落实共享发展行动,扎实增进了人民群众的福祉。

  家住金安区张店镇金庵村红星组的刘家山老人,今年78岁,过去身体状况很差,卧床不起已经三四年了,常年靠药物维持,生活举步维艰。但如今,刘家山老人却一改往日的一筹莫展,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老人的精神头也更足了。而这些变化都离不开民生工程的扶持。刘家山激动地说:“这两年,我共收到慢性病补贴累计4000多元。现在身体好了,压力小了,生活也更愉悦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如今,通过民生工程的实施,我市各地有效缓解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住房难等突出问题,群众受益面和满意度都在大幅提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舒城县张母桥镇长堰村村民高永长,已到耄耋之年。高永长一家四口人,儿子体弱多病,常年吃药,儿媳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一家人一直住在三间砖土结构的老屋里。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7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孙云飞在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强调 ⊙毕小彬会见韩国考察团一行⊙舒茶镇 全面完成农村改厕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政务更阳光 民意更畅达——霍邱县政务服务中心抓党建促服务工作侧记⊙火车票预售期有调整⊙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江淮杯”中获佳绩⊙民生红利,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体育美育课不能只是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