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技创新力
增强核心竞争力
本报讯(记者 杨子 实习生
孙晓宇)11月22日,市委常委、副市长束学龙一行到六安大学科技园、六安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安徽徽熳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调研园区和企业建设发展情况。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
在六安大学科技园,束学龙对园区的规模、运营情况做了细致深入的了解,并深入乐皋创咖众创空间、六安云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星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六安智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等园区企业,与青年创客做了深度交流,详细询问了企业的特色产品和业务、发展历程,鼓励企业勇于探索并坚持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
在六安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和安徽徽熳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束学龙深入车间生产一线调研,详细了解了企业的发展情况和设备技术水平、操作流程和产品工艺等,向企业干部职工宣讲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他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部署,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希望企业能够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把学习贯彻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实绩上。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提供更多智能化产品和服务。
全市“双打”
暨商务工作调度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 曹辰)11月23日,全市“双打”暨商务工作调度会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束学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通报了全市“双打”工作情况、首届皖西商品交易博览会筹备情况和1-10月全市商务重点指标运用情况,并就相关工作听取了市统计局、市林业局和金寨县汇报。
束学龙指出,“双打”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复杂持久的艰巨任务,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迎评导向,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突出做好“双打”工作。
就完成商务重点指标工作,束学龙要求,各县区、各部门要把握节点、压实责任,坚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同步抓好社零统计和限上申报工作;要培育热点、促进消费,充分利用“双十二”、圣诞、元旦等消费旺季和农超对接会、皖西首届商品交易会等有效平台,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夯实发展后劲。就首届皖西商品交易博览会筹办工作,束学龙指出,首届皖西商品交易博览会是我市今年继羽绒博览会后又一重大博览盛会,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保证首届皖西商品交易博览会圆满成功。
第四届市政府质量奖
完成资料和现场评审工作
本报讯(记者 杨子)近日,市政府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17年六安市政府第四届质量奖评审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资料评审和现场评审。
为保证评审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评审。评审组主要由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和特大型企业质量专家组成,按照相关准则和管理办法要求,对申报企业分别进行资料评审和现场评审。现场评审主要采取“听、看、查、谈、问、议、评”等方式,召开首次、末次会议及一线员工座谈会,查看生产流程、查阅资料、互动沟通,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七个方面,对企业的内部管理的适用性、有效性和成熟度水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对企业的优势及劣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形成了现场评审报告,为下一步提交市政府质量工作领导小组评审讨论和市政府最终确定获奖企业提供了重要依据。
六安市政府质量奖是我市质量领域的最高奖项,也是推进我市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企业通过质量奖评审,导入先进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方法,为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水平,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前三届共有10家企业获得了市政府质量奖、4家企业获得提名奖。
我市开展志愿服务
信息系统应用培训
本报讯(记者
黄雪彦)11月22日上午,六安市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应用培训会举行。培训会邀请了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培训师、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信息化和培训部部长张民老师为大家授课。来自全市各系统的80多家志愿服务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张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现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对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管理应用和功能用途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操作演示。
此次培训会由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共同主办,市启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此举将进一步推动我市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发展,更好服务于社会。
金安区消保委成立
本报讯(记者 谢彬
储著坤)11月23日下午,金安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委会一次会议举行。会议听取了金安区消费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六安市金安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章程》。会上,诚信企业联盟代表宣读了自律公约,承诺带动各行业诚信守法经营,着力践行庄严的社会责任。
近五年来,金安区消协以优化消费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积极化解消费矛盾,加强消费教育引导,履行社会监督责任,强化自身建设,在消费维权、重点领域商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等方面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652件,已解决2537件,解决率95.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5万元,共接待消费者来访、资讯8739人次。
“西山药库”开出山区致富“方”
本报记者 桑宏
初冬的大别山的夜晚,明净清冷寒气袭人。而霍山县太阳乡夜市却显得异常热闹,这里药商云集、车水马龙,商贩们把白天零散采购的药材,运回外地客商收购点进行集中售卖,一直以来这正是当地中药材交易的黄金时间。
近年来,该乡立足中药材资源优势,按照打造“西山药库”的规划,扩基地、搭平台、扶龙头,把中药材作为全景产业加以培育,想方设法促进传统农业向中药材特色产业转变,促进群众实现长期增收致富。
“麻质各方面都很好,做斤量比较做得来,就是蒸干后它没有纵皮,都是光皮的,再就是做生意的人都相当规矩,市场环境还是挺好的,所以我经常来这边进货。”来自湖北宜昌客商王德怀说道。据了解,该乡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天麻、茯苓、灵芝、石斛、黄精等几十个品种,这里更是中华赤灵芝的原产地。由于该乡天麻、茯苓种植规模大、产量高、品质好,现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天麻交易市场,每年鲜麻交易量达3000吨以上,更是吸引了英山、岳西、金寨等大别山周边地区麻商来此交易,然后再由这些操着亳州、宜昌、广州、上海、浙江等地不同口音的大客商,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据我们初步统计,2016年我们全乡天麻、茯苓这两项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在这一轮脱贫攻坚中间,全乡贫困户新发展天麻、茯苓产业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这一块为脱贫攻坚提供的助力还是非常大的。”该乡党委书记李团结介绍道。今年,太阳乡总计种植天麻约30万平方米,茯苓约20万平方米,两项总产值预计超6000万元。
为进一步做大中药材产业,提升附加值,今年,该乡党委、政府按照“打造西山药库”的规划,已在集镇周边启动建设中药材产业园和中药材大市场,预计2018年上半年完工并投入使用。现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加工厂32家,主要以生产加工天麻、茯苓、灵芝为主,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以上。
“政府帮我们协调土地15亩用来建设厂房,厂房一旦规范建好了,我们将按照GMP标准生产。我们的产品也是很好的旅游产品,势必对我们乡的旅游带来积极作用。”霍山县一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文洲踌躇满志地说道。该公司一直从事灵芝制种、灵芝种植、灵芝精粉、破壁灵芝孢子粉等系列产品的中药材OEM代工企业,公司是北京同仁堂、修正药业等业内著名中药企业长期供应商,每年的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可一直没有建设标准化厂房,极大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今年政府同意在新建中药材产业园,帮他协调解决15亩厂房用地问题,这让总经理丁文洲看到新希望。
同一品堂公司一样,霍山县汇康中药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天麻、茯苓等中药材收购、加工、销售的小微型企业,年加工天麻300吨,产值达500多万元。要想改变现在的作坊式生产,就急需建设标准化厂房,提升工艺水平。这次当地政府同样把他作为中药材龙头企业加以扶持,这让该公司总经理陈炳山对下一步发展充满信心。“天麻茯苓在我们大别山特别在我们霍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一个中药材产业,它经久不衰,这个资源是我们这里长盛不衰的资源,而且它的食用和药用每年的销售量都在增加。”陈炳山说道。
目前,像九仙尊米斛养生文化谷项目选址在金竹坪村白马河谷,华强集团拟在铜锣寨规划建设药乡项目都突出中医药养生度假主题,这些项目一旦建成运营,将成为西山药库霍山中医药产业的强大引擎,助推产业的发展和群众脱贫增收。
扶贫驿站
促就业

舒城县百神庙镇中心村通过“企业+驿站+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建立村级扶贫驿站,让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该扶贫驿站竹工艺品加工车间为全村18名贫困户和30多户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达1万余元。
本报记者 陈力 摄
舒城县
开启“智慧路灯”模式
舒城讯(宋功山 黄德才
周贵林)11月1日,舒城县路灯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及智慧路灯改造项目合同签约仪式在该县城管执法局举行,标志着舒城县将全面进入“智慧路灯”模式。
据县城管执法部门相关人员介绍,随着县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路灯的数量不断增加,路灯用电量和电费也在不断增加,原有的人员、车流、设备的配置已不能适应路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需要,节能措施也严重缺乏。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路灯管理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开关灯不及时,时控器调节工作量大,路灯不能统一开关;二是故障发现不及时,人车巡查费用高、效果差。三是维修不及时,亮灯率低,群众投诉多。县主次干道现在使用的路灯大多是传统高压钠灯,能耗高,电费消耗大。
与以往政府直接支付工程款不同的是,节能路灯改造项目利用数字化电子镇流器路灯高效、节能的特性,政府以改造后节省的电费,分期返还给企业,用以支付路灯改造的成本和利润,该项目合同期限为6年,由投资企业投入资金进行升级改造。项目合同终止后,所有设备归产权所有方所有。该项目改造后,中标单位负责对所有路灯设备设施的运行、养护、维修、日常管理、防盗等。在合同能源管理期限内亮灯率须达到98%以上,完好率100%,从而满足市民日益提高的照明需求。
据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国外和国内先发地区使用比较广泛,特别适用于没有财政预算或缺乏足够改造经费的部门,对于政府来说,有效地缓解了财政支付压力,是一种“少花钱办多事”的好模式。县城管执法部门尝试为城市管理积累了新的经验,接下来将继续探索,更好地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
舒城讯(宋功山 黄德才
周贵林)11月1日,舒城县路灯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及智慧路灯改造项目合同签约仪式在该县城管执法局举行,标志着舒城县将全面进入“智慧路灯”模式。
据县城管执法部门相关人员介绍,随着县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路灯的数量不断增加,路灯用电量和电费也在不断增加,原有的人员、车流、设备的配置已不能适应路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需要,节能措施也严重缺乏。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路灯管理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开关灯不及时,时控器调节工作量大,路灯不能统一开关;二是故障发现不及时,人车巡查费用高、效果差。三是维修不及时,亮灯率低,群众投诉多。县主次干道现在使用的路灯大多是传统高压钠灯,能耗高,电费消耗大。
与以往政府直接支付工程款不同的是,节能路灯改造项目利用数字化电子镇流器路灯高效、节能的特性,政府以改造后节省的电费,分期返还给企业,用以支付路灯改造的成本和利润,该项目合同期限为6年,由投资企业投入资金进行升级改造。项目合同终止后,所有设备归产权所有方所有。该项目改造后,中标单位负责对所有路灯设备设施的运行、养护、维修、日常管理、防盗等。在合同能源管理期限内亮灯率须达到98%以上,完好率100%,从而满足市民日益提高的照明需求。
据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国外和国内先发地区使用比较广泛,特别适用于没有财政预算或缺乏足够改造经费的部门,对于政府来说,有效地缓解了财政支付压力,是一种“少花钱办多事”的好模式。县城管执法部门尝试为城市管理积累了新的经验,接下来将继续探索,更好地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
外教浑水摸鱼缘于“以貌取人”心态
杨朝清
近日,希腊女生Kris前往中关村附近的外教中介机构应聘。尽管没有外教相关资质和教学经验,也非英语母语国家,但中介表示可以推荐她到一些小的外语机构去工作。开设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林琳向记者表示,“不管有没有教学资质或经验,只要是金发碧眼,就能成为外教”。(11月22日《新京报》)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流动的渠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价值认同。当外语水平成为升学、求职、镀金的一道门槛,外语培训机构的火爆就成为一种必然。为了让孩子们在教育竞争中更有筹码,一些家长在外语培训上不吝投入。外语培训机构的“钱袋满当当”
,源于市场需求的旺盛。
外语培训市场的利益蛋糕很大,还处于一种“野蛮生长”的阶段,一些缺乏资质和教学经验的外教,也找到了浑水摸鱼的通道。
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不少人喜欢“以貌取人”,于是,那些金发碧眼、看上去很“外国人”的求职者,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不少消费者心目中,外国人的口语更纯正,比黄皮肤的中国人更值得托付信任。
其实,不少外语培训机构的所谓“外教”,只是空有其表的“花架子”,并不具备出色的教学技能。如果来自非英语母语国家,口语也不见得纯正。许多消费者缺乏“异质思维”,将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看成一个同质性的整体,实际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区域、拥有不同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外国人,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外国人固然有一部人可以成为优秀的外教,却也有不少人在滥竽充数。
一家外语培训机构,拥有金发碧眼的“外教”,就立马变得“高大上”起来,能够吸纳和招揽更多的学员。为了“多捞一笔”
,一些外语培训机构宁可聘请名不副实的“外教”来撑场面,甚至对“外教”进行包装与炒作,将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外教“改国籍”变身为英语教育专家,从而提高身价。最终为“以貌取人”买单的,还是消费者自己。
外教作为一个新兴职业,亟须专业化、规范化。“黑外教”不仅会损伤教学质量,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甚至还存在安全风险。净化外语培训市场,让“外教”名副其实,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磨子潭镇
扶贫超市助力精准扶贫
霍山讯(胡明)霍山县磨子潭镇在旅游景点开发过程中,把旅游景点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在景区设立扶贫超市,让贫困户家中多余的农产品不愁销路。
磨子潭镇位于霍山县东南边陲,过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扶贫攻坚任务较重。近年来,该镇利用境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借大别山旅游扶贫通道建设开通契机,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沿途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和“茶谷”建设,兴建休闲回廊,鼓励农户开设农家客栈,发展农家乐经济。在旅游设施建设中,该镇尝试把旅游景点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在景区设立扶贫超市,让贫困户家中多余的农产品不愁销路。该镇宋家河村于今年8月设立了一家扶贫超市,派扶贫专干轮流执守。只要是贫困户,家中有多余的鸡蛋、茶叶、茶油、新鲜蔬菜、蜂蜜等农产品,都可以拿到扶贫超市向游客出售。超市不加价,所得货款全额无偿返还给农户,帮助农户增收。据统计,自该村扶贫超市设立以来,每年可为全村贫困户增收5万余元。
磨子潭镇镇长程奇说,目前该镇只有两个村建立了扶贫超市。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推广这一好的做法,在全镇七个村都设立扶贫超市,在建成磨子潭十八里休闲养生驿站节点及配套工程的同时,使旅游扶贫快速路真正成为致富路。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展“规范药房”验收
本报讯(范佩佩 记者
储勇)近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食药监分局联合社会发展局深入辖区内医疗机构,对申请2017年度“规范药房”的14家医疗机构开展检查、考评和验收工作。
据了解,此次验收严格按照安徽省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库)创建验收标准,涵盖人员与管理、设施与设备、采购与验收、储存与养护、调配与使用等5个大项31个具体项目,重点查验医疗机构是否按时提交年度自查报告、专业技术人员是否有效履职、药房布局管理是否与诊疗规模相适应、阴凉区(柜)及冷藏柜配备使用管理是否符合要求、药械采购渠道是否合法合规、采购药械是否索要留存合法票据、是否做到票账货相符、药械存储摆放是否规范、药品养护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违规使用其他医疗机构制剂的行为等情况。
检查过程中,检查组采取现场打分制,得分在90分以上的评为验收合格。共对1家乡镇以上医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城区诊所、5家村级卫生室实施验收。现场一次性通过验收12家,2家经整改后符合“规范药房”标准。此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医疗机构药房的规范管理,助推了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