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林业产业 带动增收脱贫

  尹军 本报记者 张世巧

  近年来,裕安区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不断拓宽林业扶贫渠道,在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租金加上我们老夫妻俩在里面干活,一年收入大概在两万多元,还可以啦!”这几天,65岁的洪士全每天都在裕民公司的油茶基地里忙碌着,锄草,清沟,他告诉记者自己是独山镇钱店村人,过去这里是荒岗头,根本没有收入,村民们生活也很贫困,2011年以来,裕民公司租赁了这里的山场,用来种植油茶,自家的40亩山场租给了公司,自己和老伴也常年在公司的基地里干活,收入就比较可观了。

  据了解,裕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80元每亩的价格承包了3000多亩山场种植油茶及林下经济作物,并且约定在油茶70年丰产期内,后40年收益归村里所有。

  “我们公司从2011年进驻独山镇以来,给他们贫困户每年增加6000多块钱的收入。”裕民公司负责人李必琼介绍说,公司在独山镇涉及到11个行政村,其中三个是贫困村,在园区干活的农户有1200多户,在册的贫困户有300多户。

  “4亩旱地租金一年1000多块钱,这是稳定的,倒过来,我们搁这儿打工啊,锄草、施肥、摘果子,一年收入也有五六千块钱。”裕安区固镇镇贫困户朱兴厚告诉记者。

  固镇镇从2012年从江浙引进水栀子种植以来,目前发展势头很好,当地已利用荒山、荒岗种植6000余亩,同时带动周边乡镇村民广泛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贫困户朱兴厚家有4亩多旱地,过去常常因干旱颗粒无收,2012年转租给大户种植水栀子,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在扎实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同时,着力打造家门口的“绿色银行”。近年来,裕安区大力发展经济林,根据地域、土壤结构差异,因地制宜,以发展木本油料(油茶)、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殖等为重点做大做强绿色富民产业。种植推广水栀子、红桃、油茶等特色经果林,实施绿色产业富民工程,强化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推进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选择年月
<2017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党旗引领致富路 脱贫攻坚奔小康—我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纪实⊙发展林业产业 带动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