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传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交通运输新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特别是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这是全体交通人的历史使命,也是党对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殷切希望。”连日来,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形成一致共识,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严格按照十九大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扎实做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全面开启建设交通强国六安新篇章。
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省支持老区交通事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机遇,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对外交通取得了巨大变化。目前境内4条铁路、4条高速、7条国道纵横全境,其中铁路通车里程33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0058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1742公里);建成水运港口码头22座、泊位148个,通航里程1029公里,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支撑、以农村公路为网络、水路航空为补充的综合交通体系,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半个小时车程,进入合肥1小时经济圈、武汉和南京两小时经济圈、北京和上海4小时经济圈,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市运管处处长李教生在学习中认为,要深刻领会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切实把握好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于道路运输方面来说,就是要深刻把握全市交通运输发展阶段变化、新业态和创新发展以及交通强国战略对我市深化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
“作为运管部门来说,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效率、提升供给品质、完善供给制度,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强大助力。”李教生表示,全市运管部门将积极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让人民获得感更加充实,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出行,保障改善民生,让人民幸福感更持续。
公路强国是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交通运输信息指挥调度中心副主任王娜娜在学习十九大报告中认为,要全面描绘好交通强国的六安新篇章,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就公路领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实好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公路技术和管理水平,深入推进绿色公路、智能公路、智慧公路建设,努力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要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超限超载治理力度,努力形成治超工作的长效化和常态化。
海事业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海事业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市海事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刘璋在学习中亮出自己的观点。他说,建设交通强国就是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特征,深刻把握新时代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深刻把握新时代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发展目的,深刻把握新时代交通海事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努力方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海事服务保障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