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爱进行到底
王 刚
11月6日,阳光明媚,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热热闹闹,一大早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到底在忙什么呢?
贫困户陈其绍一家和村民们一起正忙着将田里的生姜去掉泥土,一袋袋分装好。来自安徽华源医药股份公司爱心车队的工作人员和大伙一起把生姜一一过秤上车。该县卫计委的负责人、县中医医院负责人和驻村扶贫副队长余静也加入到“战斗”中。
“现如今,政府政策好,不断给我们贫困户提供各种脱贫机会。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我种了十几亩生姜,在种植过程中,从规划、选苗、施肥、平整、起垄等,县中医医院领导们每个月到我这里来指导帮扶。姜苗生病帮忙联系农技站的专家到地里指导。今年生姜收成好,但产量多了不好卖了,又帮忙联系企业上门现金收购,真是帮了大忙了。我们能靠着自己的双手脱贫发家致富,真多亏了县里的帮扶干部!”陈其绍笑着说道。
今年,大湾村为带动贫困户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增收,号召村民们因地制宜种植绿色果蔬,不少村民都大面积种植了生姜,期盼年底卖个好价钱。眼看着生姜正值销售时节,生姜滞销愁坏了村民们。金寨县中医医院孙大国院长看到乡亲的生姜卖不出去,赶紧帮忙四处打听销路,情急之下一个电话打到安徽华源医院公司的王军书记求援,王军二话不说,表示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会,研究帮助收购大湾村生姜。11月6日,华源公司副董事长张文涛从太和县驱车经4个小时赶到大湾村前来收购生姜,就这样,寄托着乡亲们脱贫梦的1.25万多斤的生姜,以市场价4元一斤的价格,被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一次性收购。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县中医医院125名帮扶干部组成的46个帮扶小组,包保花石乡大湾村贫困户95户,古碑镇余岭村贫困5户,累计到户次数996次,动员和鼓励贫困人口发展生态种植、养殖产业和加入光伏发电。
该院帮扶干部除积极为贫困群众种植养殖所得农产品进行帮销,实现产业增收外,还发挥优势,开展健康扶贫,通过联系到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到金寨县中医医院为先天性外耳缺失残疾的贫困儿童陈思念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已完成首次手术治疗,后期还将进行3—4次手术,根据“351”健康脱贫政策,预计将为因残致贫的小思念一家节省数十万元的治疗费用,解除了她家的后顾之忧。
将爱进行到底!该县中医医院多措并举的帮扶措施,有力地树立起大湾村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脱贫的信心,也给其他即将脱贫的贫困人口鼓足了干劲。

11月15日,霍山县单龙寺镇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响应无偿献血的号召,纷纷来到镇政府门前采血车上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据统计,当日共有40多名干部职工参与无偿献血爱心活动,符合献血条件的有23人,共计献血量6900毫升。
柴欢 摄
舒城培训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
本报讯(金洪 记者
李文斌)为提高残疾人生活技能,更好地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服务,11月1日至7日,舒城县残联在汤池、河棚、庐镇等乡镇举办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
培训班上,该县农委高级农艺师、县华文职业培训学校老师,针对本县农村残疾人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和种养业、并具有一定视听和阅读能力的实际情况,重点培训了种植养殖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并同参训学员们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为参训学员答疑解惑。专家们还结合残疾人的自身情况进行了心理辅导培训,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乐观进取面对生活。
此次培训以残疾人利益目标为出发点,耐心细致传授理论知识,现身讲解技能,举例解难传经送宝,对全县281名残疾人进行了培训。参加培训的残疾人纷纷表示,培训活动不仅收获了对就业和生活的自信,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就业技能,增进了残疾人之间的感情,也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活力。
侵占邻居过道不退让 法院判令恢复原状
本报讯(俞仲康 张宇 记者
储勇)侵占邻居的室内过道用于自家通行,被邻居指出后声称是公共过道拒不退让,邻居愤而提起诉讼。11月14日,舒城县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余某恢复原状、停止侵害。
吕某在舒城县张母桥镇购买一处房产,该房产由隔间墙与邻居余某的房子隔开,后余某擅自在隔间墙上开设门框,侵占吕某的过道用于自家通行。吕某多次向余某提出恢复原状的要求,均被其拒绝,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余某停止对自己房产的侵害,对已经造成损毁的隔间墙恢复原状,并承担恢复原状的相关费用。而被告余某辩称,过道为双方共有,自己因修房和通行需要占用过道合情合理,请求法院驳回原告请求。
法院审理认为,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法律效力。原告取得该房屋附设院落和走道的占有和使用权,被告擅自在隔间墙上开设门框通向原告家走道,既侵害了原告的共有权利,同时也妨害了原告对其房产权益的行使。法院遂判决被告余某在十日内将隔间墙上开设的门框封堵,并修缮开设门框损毁的隔间墙,恢复原状,停止侵害。

近日,六安市裕安社工服务站在永安社区儿童乐园活动室开展了“我们都是好朋友”的小组活动。通过互动游戏和绘本故事分享,帮助留守儿童更好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自信面对生活。此次活动是裕安区民政局“缤纷童年·成长相伴”——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活动之一。
夏晓燕 本报记者 宋金婷 摄

11月17日,裕安区苏埠镇团委举办“学习十九大 岗位建新功”主题演讲比赛。
来自全镇各级团组织推荐的20名参赛选手依次登台,紧密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围绕主题,以《让青春在奋斗中无悔》、《教育书写人生
平凡铸就辉煌》、《不忘初心跟党走、共建美丽新苏埠》等为题,用丰富的内容、生动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党员、团员干部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和脚踏实地、奋发作为的工作态度,抒发了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热爱之情。演讲主题鲜明、气氛热烈,选手们声情并茂地演讲,发自肺腑的情感流露,沉着稳健的临场发挥,将比赛一次次推向高潮,展示出党员、团员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
侯迪迪 摄影报道
学习十九大精神热潮涌动律所
本报讯(记者
李文斌)为切实学懂弄透党的十九大精神,11月12日,金安区司法局党总支组织安徽英锐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大别山律师事务所党支部、金安区司法局机关党支部及区法援中心党支部全体成员,举行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会,邀请市级老同志、市委党校副教授刘德新为大家作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
在两个多小时的辅导中,刘德新在全面阐述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主题、成就、使命、灵魂、目标、部署、保证”七个问题,深入讲解了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去五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建设的新要求等方面内容。
辅导报告深入浅出,引起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安徽英锐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甫兴奋地说,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下苦工夫深入学习、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部署,以严细深实的作风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确保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