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03版
 
共享发展见行动 民生工程效果显

  六安市财政局

E:\11月14日\三小学食堂供餐现场.jpg

  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工作举措,创新推进机制,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来保障和促进民生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切实在共享发展上见行动,努力在增进全市人民福祉上见成效,民生工程实施效果显著。

  一、四年间全市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一)民生工程项目不断增加。2014年以来,全市共实施省级民生工程项目45项,涉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三农”及其他社会服务等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从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的利益出发,结合我市实际,实施了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城市“一卡通”、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整治工程、城区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城区停车场建设、为困难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市区城乡公交一体化等8项市级民生工程。四年间,53项民生工程共计投入各类资金约546亿元,实现了民生工程滚动实施,有序发展。

  (二)民生投入不断加大。2014年以来,全市用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农业农村、住房保障等各项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累计超过120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80%以上。其中,四年间53项民生工程项目各级财政共计投入约360亿元,民生工程财政资金以11%的比例在逐年递增,从2014年的7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08亿元,人均受益水平由2014年每人每年800多元增加到2017年的每人每年1300多元,民生投入和民生工程支出不断加大,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四年间,教育文化事业得到优先发展,全市403万学生享受到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免费教科书、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等,37万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了政府资助,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农村文化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四年间,从完善就业补贴政策入手,支持零就业家庭就业和自主创业,共开发各类就业岗位达16406个,组织实施各类就业技能培训12.5万人,培训合格率90%以上。四年间,全市3802万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四年间,全市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25处,完成8207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农村五保供养机构新建扩建床位7205张,对306个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奖补,完成了121座公路危桥加固改造任务和7609公里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目标任务。有效地缓解了人民群众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生活难、住房难、行路难等系列民生问题,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四)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四年来,民生工程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实际困难问题,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一是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各级干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经常深入基层调研,进村入户解决问题;二是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各级干部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注重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群众参与民生工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三是促进了群众精神面貌的改变,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二、2017年民生工程推进情况

  (一)资金保障到位。2017年我市继续实施36项民生工程(省级33项、市级3项),涉及扶贫、三农、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六项工作,共计投入资金190.6亿元(含自筹部分),其中中央省级财政投入资金76.01亿元,市县配套资金32.94亿元。截至10月底,已到位资金158.97亿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资金到位73.99亿元,市县两级配套资金到位26.78亿元,累计拨至各项目159.26亿元,拨付率达99.67%,实际支付到项目单位和个人130.69亿元。

  (二)推进措施有力。一是早启动。今年2月初市政府即召开了全市民生工程工作会议,随后,各县区相继召开了民生工程启动大会,3月底前我市各项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全面启动。二是重部署。及时部署市直各项目牵头单位制订分项民生工程实施办法,分解下达各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签订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8月、9月分别召开全市民生办主任会议和市直民生工程牵头部门联络员会议。三是定制度。制订出台《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实施36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关于2017年民生工程资金筹措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落实民生工程特邀监督员制度的通知》、《关于加强民生工程联络协调工作的通知》以及各项民生工程实施办法等40多项制度和办法。四是严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全市民生工程督查、暗访、效能抽查、部门检查和民生工程绩效评价,下达问题清单31条,《民生工程督办函》6期43件。五是夯基础。开展“月民调”,做实基础数据;加大民生工程信息、图看民生、话说民生以及报表报送情况按月通报力度;将各项民生工程实施进度在市主流媒体按月排名、按月通报。六是广宣传。结合扶贫攻坚包保责任制要求,开展对受益对象入户宣传;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开展政策宣传;举办新闻发布会面向社会宣传;利用“在线访谈”栏目与网民朋友进行互动宣传;开通“962345”进行民生热线宣传;利用“两会”期间在市主流媒体开辟“财政与民生”专版进行宣传;举办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月宣传。

  (三)项目进展顺利。截至10月底,建设类民生工程项目整体进度超过上年同期,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补助补偿类、保险类和培训类项目正在有序开展。其中,建设类项目中,棚户区改造、城区停车场建设等十多项省市民生工程项目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补助类项目按序时进度发放,其中,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贫困残疾人康复、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计生特扶、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补助等项目提前完成全年补助发放任务;培训类项目中,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就业扶持工程、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等培训类项目已全部完成目标任务;保险类项目按要求开展参保工作并及时报销补偿,其中,山区库区农村住房保险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已完成参保任务。

  三、今后工作目标思路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重要论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指明了方向和着力点。未来几年做好民生工程工作的目标思路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原则,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在建立健全民生工程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保障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让全市人民在民生工程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站在新的起点上,民生工程再起航。2018年,将按照省市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严格落实民生工程工作机制,狠抓项目进度,狠抓实施质量,狠抓建后管养,狠抓绩效评价,狠抓基础工作,狠抓宣传引导,狠抓督查考核,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年度各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力争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再创佳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份满意的年度答卷。

 

 选择年月
<2017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共享发展见行动 民生工程效果显⊙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