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今年,由市人社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组织开展了全市首届“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储修如等20人为六安市首届“创业之星”。他们中有下岗失业人员,有返乡农民工,有高校毕业生,还有留学归国人员,他们的身上,无一例外地透着创新创业者所具备的素质和精神。

  创业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积累经验

  靳明亮在18岁那年,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自小家庭生活窘困,步入社会第一刻起,他便暗自发誓要通过自身努力,干出名堂来。没有资金、技术、经验,如何实现梦想?18岁的他,从木材市场扛原木的小工做起,起早贪黑地干,在干活的过程中,他留心观察学习,总结别人的经验,一年后,他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在木材市场里租了一台带锯,自己雇了几个工人搞起了木材半成品生产。凭着苦干实干,渐渐积累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除了积攒第一桶金,经验积累也非常重要。储修如2001年从大学毕业后,虽然他也希望尽快闯出一片天地来,但现实很骨感!大城市里学历并不高的他,送过盒饭、住过地下室、到菜市场做过零工、在建筑队做过小工。直到后来他进入到一家台资公司,接触到了日后创业的方向——包装行业。这家公司老板时间观念很强,管理严格,每天都要求员工6点集合晨练。很多人因此都在抱怨,但储修如是个有心人,他把这些当成一种磨练,每天都会早到十多分钟,工作中也是踏踏实实,从小工做到班组长、车间主任,直到最后生产部经理兼品质部经理。如今作为一名创业有成人士,他坦言,在这家公司工作的四年,是对他创业帮助最大的四年,四年里积累的经验、养成的习惯对他来说都是财富。

  创业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历练。陈云龙是一名留学归国人员,归国后他断然拒绝了身边的各种入职机会,选择了创业。对于他来说,这也并非是一时的“头脑发热”。除了少年时跟随父母经商的影响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参与各种社会商业活动。大学时代创业经历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经济独立的乐趣。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在学习之余,与身边的伙伴成立了代购公司、经营便利店,对于他来说,有了这些创业体验和经历,归国后开启创业之路变得“水到渠成”。

  相对同龄人而言,范中友的创业之路起步较早。从大一下学期起,他便接任学校“创业先锋社”社长直至毕业,主要为在校大学生设计创业规划,组织创业辅导培训等。经常接触“创业”字眼,他很快开始了尝试。大一开始,他关注到在校大学生通讯需求很大,成为了一名移动通讯代理业务员,前期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并没为他带来多少收益。但他没有气馁,后来不断学习取经,渐渐有了起色,到大二时每月发展新增用户达1万多人。在校期间的创业历练,让他毕业后信心十足地放开手脚,投身到创业大潮中。

  创业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不要轻言放弃

  2009年初,韩邦勇辞职与他人合伙创办霍山县三星照明厂,从事节能灯、LED等新型照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然而仅一年时间,就因业务不熟,缺乏市场开拓经验,加之资金有限,内销市场开展几乎以失败告终,而外贸业务几乎为零,工厂一度面临生存困难。该何去何从?韩邦勇没有放弃,他力排众议,重组公司。他集技术、生产、销售、采购于一身,一方面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向同行学习,并加强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定位好客户群,凭“愚公移山”的精神努力开拓市场,一家一家地跑,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就这样,终于站稳了脚跟,6年的时间实现从举步维艰到创汇创利的转变。

  创业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或许每一名“创客”都有不为人知的辛酸的创业经历,但成功者都有异于常人的坚持。在决定把自己的企业生产方向调整到建筑模板加工后,靳明亮正准备大展身手时,2008年春,金融风暴突然袭来。他的企业销量大幅度回落,库存急剧增加,资金周转不畅,他整日为此焦头烂额。在挫折面前,他冷静思考,最终决定重新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决定专业生产高档建筑模板。为了使企业产品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有更强的发展后劲,他更加注重质量管理,严把进货关、生产关、销售关、安全关,最终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订单也源源而来。

  同样,储修如在创业过程中也曾遇到挫折。在创业初期,受资金、经验等限制,他的公司以贸易为主,并没有自己的产品。虽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公司业务市场不断扩大,但问题也接踵而来——品质的控制和货物交货期等不可控因素太多,出现了影响自己信誉的现象。此时他果断决策:做自己的品牌,卖自己的产品!怎么办?他借助于几年的贸易积累和继续做贸易的支持,购置设备、建设厂房、招聘工人,开始了真正的实体经营之路。上海顺科包装工厂的成立,生产与贸易共进,公司逐渐稳定,经过几年的市场过渡,几乎所有的客户都顺利过渡成为了自己产品的用户。

  面对创业路上的种种挫折,除了坚持不懈,更要有重新出发的勇气和信心。“海归”陈云龙的创业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缺少行业经验和专业管理知识等,公司长期没有效益,2014年时曾接近破产的边缘。自入驻六安大学科技园后,在卸下了房租水电、硬件投入等负担后,还获得园区提供的扶持资金,他与团队紧接着完善了公司组织管理架构,让公司的发展逐步走上了正轨。目前公司累计服务过的事业单位、中小企业、民间团体达200余家。陈云龙说,“创业期间有成功有失败、有兴奋有沮丧,我及我的团队都在经历中成长蜕变。”

  2013年,范中友筹资千万元在外地买下了一座矿山,然而后来却发现这座矿山的储存量太低不适合开采,投资以失败告终,他也因此欠下巨额债款,一度想要放弃创业。但在家人及朋友的支持下,他痛定思痛,又重拾信心,重新出发。经过一番努力,2016年公司效益实现翻倍,团队的规模也由原先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人。谈起个人创业感悟,他说:创业就如浪中行舟,只有坚定信心,矢志不移,果敢地搏击冲浪,才能到达成功彼岸,虽然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但经历风雨的洗礼之后,才能绽放出最绚丽的色彩。

  创新创业没有休止符,“创”是最好的注解

  创业之路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从下岗之初的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创业有成,沈德辉一直走在创业的路上。本世纪初,从纺织厂下岗后,沈德辉挺起了自强的脊梁,他从零做起,先是与原先的工友承接了一些小型、零星的建筑装饰工程,积累建筑装饰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随后注册成立了装饰工程公司,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在成绩面前,他没有停步。2011年11月,他又进入物业服务行业。如今,他创办的金榜物业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140多位员工,几十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年产值达到200多万元的民营企业。

  从一名普通的打工妹成长为拥有年产值逾2000万元的企业的老板,黄后勤说,不仅是她能吃苦,更重要的是认准目标,有恒心,敢打拼。在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外出务工潮席卷下,高中毕业后的黄后勤不甘守在山里,1993年4月,她踏上艰辛的打工路,先是学会了驾驶技术,后又到无锡市做了一名货运司机,开始了走南闯北的闯荡生涯。在这过程中,她一面做好货运司机这份工作,一面开始尝试做煤炭销售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不仅丰富了阅历,也积累了资金和广泛的人脉。2005年她创立公司,从事生铁、冶金炉料、原煤、焦炭矿物类燃料等的经营。在公司步入正轨后,她又有了新的思索:生产新型环保燃料取代传统燃料。2014年,她决定回乡二次创业,以家乡诸佛庵镇毛竹加工的下脚料、竹粉等为原料,生产新型燃料,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她现在又精心筹谋,正在计划追加投资二期工程,决心在家乡再创辉煌。

  创业还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创新求变。王馨在创办服装公司后,除了推出特有的私人订制品牌“大襟风”,“大襟风”主选特殊体型人士、工装、校服等,她还紧跟“互联网+”,采用线上推广交流、线下生产体验的o2o模式,由设计师“一对一”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专业服务。这一模式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合身得体的着装,同时,因避免中间环节加价,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让公司的业务迅速遍布全国,公司客户每年递增10%以上。

  创业创新,“创”是最好的注解。司文峰2010年6月离职创业,创办安徽江机重型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自公司建立以来,他十分注重创新。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对高端智能机床技术进行了攻关和研发,几年来的发展,公司现有生产工艺和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是省内唯一能同时生产重型卧式数控车床和重型立式数控车床的厂家。他个人先后参与申报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发明专利2项;参与申报安徽省省级新产品4项,其中“CK6180”和“CK6152”系列产品已获省新产品认证。

  2009年,段贤伍在六安开发区创办安徽辰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在创业发展中,段贤伍并不盲目追求最大,而是追求最精、最专业。为此,他招募了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团队,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用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目前,公司的产品拥有32项专利,1项发明专利,获得了6项高新技术产品认证,其中,5HCY-30型成套谷物干燥机获得安徽省科技成果鉴定奖。此外,还承担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和安徽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在他的带领下,辰宇机械近年来先后获得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特支计划创业领军人才、安徽省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

 选择年月
<2017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创业,体验不一样的精彩⊙报告显示:超六成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