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开宝,裕安区苏埠镇碾盘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从木工到项目经理,凭借不怕苦、不怕累和“严把质量关,创优质工程”的工作干劲,现已成立多家公司:安徽福宝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福宝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六安市福宝建材有限公司、安徽福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党中央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全国城乡经济蓬勃发展,丁开宝借助这股东风,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1992年,凭着他过人的胆识,利用自己优良的木工手艺,带领着亲戚朋友奔往上海、武汉各地,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建设中。他一边亲手做活,一边学习管理生产。经过他刻苦的学习,学会更多的专业技术,也受到了雇佣单位的赏识,提拔为管理人员,并多次荣获公司的优秀个人、优秀项目经理等荣誉。不甘示弱的他,大胆地尝试了从上级公司承包相关专业劳务分包,从此便打开了他的创业之路。随着慢慢发展,2007年8月成立了合肥福宝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至今每年解决约1500人的就业问题。
丁开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有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在公司建筑劳务分包行业已经稳步发展后,利用在外创业所得,投入到家乡开发建设中,于2011年在苏埠镇戚桥工业集中区成立了六安市福宝建材有限公司,并于2013年开始进行工业厂房建设,寻求更大更广的发展。目前厂区已经基本完工即将投产,将给家乡百姓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饮水不忘思源,丁开宝虽然多年在外创业,但他并未忘记自己出生成长的家乡,在外创业的他每年带领家乡百人外出务工,解决多数家庭的就业问题;不仅如此,他还捐资为家乡修建乡村道路和太阳能照明,以及村部房屋的改造。相亲相邻的房屋建设他也积极地鼎力相助,带动着家乡农民致富。
“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对于已经有了一定经济效益的企业来说,就应该努力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爱心。”这是丁开宝常讲的一句话。2013年,福宝公司积极为苏埠镇碾盘村修建道路、安装照明等公益设施捐助建设款近30万元,并捐助该村五保户、困难户近7万元,2016年5月,向苏埠镇戚桥村一位白血病患者捐款3500元;2016年6月,向平桥乡一位遭遇车祸的年轻女孩捐款2万元,在镇组织开展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公司捐助2000元,向本公司困难职工帮扶1800元,2017年6月,向六安市爱心扶贫助学基金会捐款10万元,2017年8月,向裕安区一位白血病患者捐款2000元。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丁开宝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向党组织靠拢,2005年11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公司成立以来,按照劳动部门的有关政策积极为职工涨工资,并及时缴纳职工医疗、养老保险等;逢年过节,他坚持开展为困难员工送温暖活动,职工生病或家中有老人去世,他到现场抚慰,让员工感觉公司就是温暖的大家庭。近年来,公司多次被裕安区政府授予“优秀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先后荣获安徽省石材协会“安徽优秀石材企业”和“安徽石材协会副会长单位”荣誉称号、六安市绿化委“花园式单位”、2017年荣获六安市爱心扶贫助学基金会“脱贫攻坚、关工助力”荣誉称号。
“让顾客最省‘薪’,品质最‘石’在”,这是丁开宝的座右铭。他深知无论做装饰还是工程,无论家装还是工装,最重要就是质量和安全;每接一项工程,都会按照规划制作一套工程流程图,明确各个岗位职责,细化各个岗位内容,制定出一套工艺流程和工艺标准,坚持过程控制。将项目施工管理和质量管理结合起来,专业的项目领导人、专业的设计师、专业的技术负责人、专业的班组和专业的施工负责人分工明确,对关键的技术部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指导,保证每一个项目工程生产和施工工序的优质性。在项目开工之前,他便要求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熟读图纸,分项进行施工前的各项工作准备;要求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施工,严把质量检验关。同时,结合该工程的安装情况、特点进行过程把控,形成由组织、技术、工序、材料、安全构建的整一套项目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在施工过程中,他还经常走访每一家家工装工程,不放松且不懈怠每一个质量环节;亲自排查,亲自验收。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才换来了如今的每一个安全工程和职工平安幸福的生活。
石材行业风起云涌,产品市场龙蛇混杂,许多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福宝在不断壮大发展。在福宝,每个人都因属于这个集团而感到自豪,公司为每个员工提供最理想的舞台和最贴心的职业生涯规划。丁开宝告诉记者,作为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这么多年坎坎坷坷一路走到现在,最大的收获是诚信,唯有诚信才能成功,做人如此,做企业亦是如此,努力回报社会,创优质工程,谋百姓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