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行

  我一直想去韶山,直到这次有了机会,因带一个课题组外出考察调研,我们到了湖南长沙,我向同伴们提出,来到了长沙,我们该去韶山拜谒毛主席的故居,去接受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不然感情上说不过去。汪先生说,对!一定要去,必须去。

  长沙距韶山不足一百公里。中巴车在长沙市区里行驶数十分钟后,跃上湘江大桥。当从左边车窗外看到位于江心的绿色橘子洲时,我想起了毛主席的那首《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首词的前半部是作者对长沙秋景的形象描绘,后半部是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并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伟人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我在青少年时代就读到了这首词,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我读到或想到这首词,总让我感到伟人那一腔的热血在涌动,可以看出一代伟人对我们这代人巨大的影响。车的前方是巍峨的岳麓山脉,远远望去,岳麓山被稠密的绿色林所覆盖。我早就知道山上有爱晚亭,毛泽东青年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常与蔡和森等几位同学一起到爱晚亭下,探求真理,纵谈时事。年轻的毛泽东,还经常在岳麓山锻炼体魄,接受风雨的洗礼。据说有一次,当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毛泽东等人登上了山巅。不久,突然冷风四起,空气清新。极目远眺,四面起伏的绿浪,天际灿烂的彩霞,湘江上往来的白帆,大自然的瑰丽风光,一切尽收眼底。这时,他们吟诵起山顶云麓宫前望江亭上的一副对联:“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体味着其中的意境,顿觉胸怀开阔,旷然有凌云之慨,豁然有高天之志。

  中巴车在通往韶山的高速公路上疾驰,车外是绿色的农田,农田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群山,那一座座山峦与岳麓山一样,满山的树木,满山的绿色,与山下的民宅群形成一种色彩的对比,给人一种好奇而神秘的感觉。这绿水青山农田民宅和穿越其中的高速公路,就是毛主席的家乡吗?

  陈姗姗,当地一位年轻的导游,在中巴车里,她带着自豪和深情向我们介绍着毛泽东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建设一个新中国,牺牲奉献了他六位亲人的故事,她把那些故事叙述得让人锥心得感动。在毛泽东的影响下,他的六位亲人在中国革命初期、井冈山斗争中,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屈不挠,勇于牺牲,最后都献出了他们的宝贵而年轻的生命。这六位亲人的牺牲,像一把把刀子剜着毛主席的心。1957年5月11日,毛主席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表达了对爱妻的无限怀念之情:“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在毛泽东广场,我们一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3位朋友集体向毛主席铜像敬献了鲜花花篮,我们排成两个队列,向毛主席铜像深深地鞠躬三次,以此来表达我们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听当地的朋友介绍说,当初毛主席铜像铸成后,在运回韶山途中,经过井冈山时,汽车突然熄火,无论如何也发动不起来。于是有人提醒道,毛主席想停下来看看井冈山。护送铜像的工作人员便在井冈山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汽车一下就发动起来了。我不想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只想到这个故事表现了毛主席对那些峥嵘岁月和那些生死与共的战友的怀念之情。也让我不禁想到毛主席、朱德、周恩来、贺龙等老一代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走上井冈山、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延安大生产、战略大反攻,最终以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让国民党反动势力大败而逃的那些伟大的革命历程。

  走进毛主席故居,一种崇敬、怀念、惊奇的复杂心情笼罩着我。在我眼中一一走过的毛主席故居里的灶台、火塘、桌椅、床柜、农具、碓屋、粮仓、牛栏和猪栏,乃至粗糙的土坯墙、房顶上灰色的屋草和黑色的小瓦,促使我思考和展开了许许多多的联想。它们成年累月地接受着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来访者的参观、凝视和抚摸,它们在默默地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讲述着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有着怎样的耕读传家、齐家治国的家规、家风和教养,它们当初是怎样支撑着年轻的润之从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成长起来,在“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的旧中国里点起了星星之火,最终成了燎原之势,让红星照遍中国。我们才懂得,为什么一个为了建设今天这样一个伟大国家而不惜奉献出自己一生的领袖的故居,能成年累月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前来拜谒。

  离开毛主席故居,我与汪先生互相用手机在毛主席故居前的荷塘边,以毛主席故居和背后山峰上的碧绿以及屋前池塘里盛开的荷花为背景,拍摄下了我们这次韶山之行的画面,让我们能永远记住毛主席故居和山峰上的绿色,还有这块荷塘,记住人民领袖毛主席少年时怎样在这池塘里游泳,中年时在湘江里击水,暮年时在长江里畅游、浪遏飞舟,是怎样带领中国人民脱离苦难,在他人生的海洋里越游越宽广,让中国这个巨人又重新站了起来……

 

 选择年月
<2017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向党的十九大献礼(组诗)⊙韶山行⊙清 荷(国画) 杨卫东 画⊙诗⊙六安赋⊙高铁站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