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堰乡土门店往东两里多路有口水井,不知何年挖的,一年四季井水充沛清洁,冬暖夏凉,周围人家都来挑水回家饮用。
某一年,有个南方赶考的秀才路过这里,口渴难耐,就在附近人家借了提水的水桶,提上井水畅饮了一通,还把随身带的水葫芦灌得满满的。临行时,秀才说,我喝了这里的井水,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文思如泉,如果赶考高中,我一定再回来,给这口井建造井栏和凉亭。说完,秀才又在地上用树枝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后来,秀才真的考中了,人们说城里的榜上写有那个秀才的名字。不过,过去了一年多,也没有看到秀才回来或派人来建井栏和凉亭,大家很失望。
又过了几年,人们发现井水不像以前了,夏天依旧很凉,冬天居然也和夏天一样冰凉。有人说,大概是当年秀才说的话没有应验,伤了水井的心,于是井水寒了不再温暖。
因为井水一年四季都是冰凉的,人们就把这口水井起名叫凉水井。为了警示后人,说话做人要诚信,还把当年秀才写的名字刻在碑上,安在井边。不过,名字刻在碑上没过几天,石碑就离奇地断裂了,有些残渣落进井里悬浮着。人们喝了井水,隐隐有塞牙的感觉。
又过了几年,来了一群人,在井上砌了围栏,又盖了凉亭。附近人问是谁让他们来干的,他们笑而不答。据说,原先的秀才成了举人,但官运一直不理想,于是他想起了往事,这才让人来补建,怕被人奚落,又让不要声张。
说也奇怪,井栏和凉亭建好后不久,井水恢复了冬暖夏凉。而“凉水井”的名字,一直保留了下来,尽管多年后井栏和凉亭都荡然无存了。后人还流传着几句顺口溜,“土门店,二里半。凉水井,秀才饮。砌井栏,事不难。盖凉亭,要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