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脱贫致富须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语出《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字面意思是:强大自己必须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深层意思是: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在当前扶贫攻坚中,自强不息尤为重要。

  建国之初,面对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毛泽东指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为今天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试想,如果没有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能在短短几十年间从一个积弱积贫的落后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云南省西畴县土地石漠化异常严重,喀斯特地貌占75.4%的山区贫困县。当地干部群众喊出“搬家不如搬石头”的口号,确立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从土地上搬走,20多年间建成各类高稳产农田地12万多亩,实施封山育林70万多亩,人工造林59万多亩,建设经济林20万多亩。以前“山林被砍光,水土流失光,姑娘全跑光”的“三光” 村,如今山青水绿,土地肥美,农民的腰包变鼓了,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根据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的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一定程度存在,大家攀比心理还比较严重。比什么?比贫穷、比落后、比愚昧、比自私、比索取。实话实说,客观上我们在贫困识别的具体操作中确实存在不够科学、不够精准,甚至在少数地方也不排除优亲厚友的现象。但在勇于反对歪风邪气的同时,也要看到,政策是一致的硬杠杠,千家万户却有千种万种实际情况,执行政策只能尽量做到趋近于公平,而要做到绝对公平几乎不可能。群众在面对这种客观实际,自己主观上要理性看待,保持一颗平常心,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培养成家风,代代相传,那么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才能兴旺发达、继往开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肩上的责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发扬自强不息、苦干实干的精神,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如期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选择年月
<2017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在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各地干部群众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余热洒山乡 帮扶干实事⊙我市上线全国统一版 机动车号牌选号系统⊙飞扬青春⊙要脱贫致富须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