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日06版
 
“核心增长极”动力澎湃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安区紧紧围绕“打造核心增长极”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强攻工业,统筹推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六安集中示范园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南山新区“三大核心增长极”突出合肥都市圈,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努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实现招大引强实质性突破,园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一个可以驱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引领区正在加快形成。

E:\10月20日5678全彩\20日六版\金安示范园区0001.jpg

  六安集中示范园区

  产城一体 宜居宜业

  2013年,六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建设东部新城的重大决策,东部新城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应运而生。园区坚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原则,建设产业新城、生态新城、示范新城。这五年,园区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空间不断拓展,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化,开放水平得到提高,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5年间,注册登记企业由36家增加到4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42.13亿元,实现增加值99.92亿元。5年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21亿元,其中工业投资累计增长103.96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3.96亿元;房地产投资增长37.63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5年间,实现财政税收收入10.33亿元,年均增幅28.9%;实现财政支出6.55亿元,年均增幅47.8%。居民收入快速提升,5年间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18万元,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96万元,年均增长12%。

  园区平台建设快速推进。5年间,园区道路建设总里程超过100公里,建设桥梁6座,仅道路和项目建设用地即达8600多亩。园区80平方公里“四纵三横”骨干路网全面形成,交通枢纽优势日益凸显;核心区路网、强弱电、供气等配套设施全部到位。大学科技园一期建成,部分项目入驻。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型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5年间,拓展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发展到6.5万人;投入城市建设资金21.6亿元,“十纵八横”主次干道建成12条,路网框架全面拉开。建成商品房300万平方米,建成自来水厂2座,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运营,供排水、强弱电、路灯、绿化、环卫全部配套到位;公交中转站建成使用,301路、10路公交直达;312国道景观长廊建成,镇区段风貌提升完成,新城公园、东城游园与悠然蓝溪景区相呼应,产业新城、生态新城、示范新城、科技新城正在孕育成型。

  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园区坚持商贸、旅游、饮食、娱乐等产业优先发展,引进一大批市场型项目,“东方汽车城”已入驻国内外品牌汽车4S店40余家,年营业收入超过40亿元,年创利税4000万元。红达义乌小商品城、汇安复鑫五金机电城、金港城市广场、百盛东金城家居市场等集聚了人气,活跃了市场。引进兴茂集团、高速地产等一批引领省内外潮流的房地产企业,发挥民间资本优势,参与东部新城建设。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5年间,共签约项目135个,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5个,5亿元以上项目20个。一大批强龙头、调结构、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投资30亿元、占地3000余亩的4A级悠然蓝溪景区项目,2013年建成运营,现已成为六安市的城市名片;投资15亿元的百盛东金城项目一期已建成运营,入驻商家近百家;恒瑞新能源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占地1.3万亩的枫彩四季彩色观光园已经动工建设,悠然蓝溪养老中心项目快速推进。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5年间,涌现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全镇先后有42个单位获得区以上表彰,18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其中勇斗持枪歹徒的好民警张飞,荣登当年“中国好人榜”,涌现出青年楷模郭世俊、孝老爱亲身边好人梅海燕、安徽省“最美青工”张兰。三十铺卫生院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光荣称号。深入开展“五城同创”,建立文明创建长效管理机制,对集镇“脏、乱、差”进行全面整治,老旧小区整治和背街小巷整治40处,拆违300余处,局部改造3000多平方米。改革环卫体制,引进专业化队伍,实现卫生保洁全覆盖。文明镇创建取得新突破,先后获得省级文明镇和全国文明镇、省级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E:\10月20日5678全彩\20日六版\金安二版1704.JPG

  金安经济开发区

  铿锵前行 坚实跨越

  2015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金安经济开发区移位城北乡。“乡园合一”是金开区发展模式,“产城一体、城乡统筹、节约用地、优化生态、以人为本、宜居宜业”是金开区发展理念。短短两年间,金开区已成为金安产业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开发开放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城区。

  招商引资提质增量,经济硬实力稳步增强

  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瞄准国内实力大企业好项目,精心组织专题招商,提高招商精准度,两年多来,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5个。丰科机械、华皖坛藏、精创电子、鑫硕机械、精密制造、祥安热能二期、金鑫农业工程机械大市场7大工商业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总占地1000亩,总投资超10亿元的吉宝皖江国际冷链物流园一期建成试运营,建成超过1500家商铺、2万个托盘位的国际标准多温区冷库、食品展销中心、电子商务中心、食品处理和包装中心、运输中心、办公中心等设施,并引入国际一流的食品检测检疫机构设立安全检测中心,此项目将成为承接华东、辐射西北的一流国际冷链物流基地。承担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安徽省地方重大项目、安徽省“861”项目的江淮电机有限公司于今年启动技改项目。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新张力多点释放

  为助推小微企业发展,园区着力打造中小企业创业园。项目毗邻沪汉蓉高速和203省道,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主要承接产业转移,配套设施齐全的创业园内厂房和生活办公设施,可根据创业者的意愿可租可买,通过专题招商引资,中小企业产业园内现已签约六安宝龙、上海凯歌、德力机械等6家中小企业。

  电子商务服务新业态同步发展。突出抓好羽绒制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同步配套金融、商贸、高端养老等现代综合服务项目,在促进园区商业商贸迅速繁荣和区域功能形象加快凸显的同时,培植壮大了税源经济。

  现代农业彰显特色,农业农村工作稳步开展

  园区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努力建设与现行发展定位相协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优质高效农业引领发展。利用国家级木南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台,探索多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农村实际的新模式。集采摘、农耕体验观光为一体的立春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一期投资1500万元,占地30亩的3个温控大棚已建成投入使用,并投资4000万元成功育苗石斛3万盘,二期规划设计已结束,投资近400万元基础配套工程进入施工阶段。欣怡、明红、盈旺、亿丰等种粮大户,在五星、红星两村成功流转土地1.5万亩;华润藕业、木南生态园等精品“园中园”,完成阳和园农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增收增效。

  特色种植业助力“一村一品”。以优质特色基地建设为重点,在规划上与美好乡村建设和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战略相统筹,做强苗木花卉、林果等特色种植业,形成以五星、丰塘等村为重点的万亩苗木花卉种植基地,以红星、鲍兴等村为重点的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

  绿色生态水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利用丰富水资源,强化研究与开发、生产一批优质的水产品系列,重点对稻田养虾、稻田养鱼等进行推广,对虾米等水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和精包装,形成以“粮食种植―水产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休闲观光农业拓宽发展路径。发展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特征的休闲观光农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建立以乡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农业特色产业等为特色的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

E:\10月20日5678全彩\20日六版\金安二版1703.jpg

  南山新区

  绿色发展 生态新区

  南山新区位于六安市绿色城南核心区域,是五百里茶谷、九十里山水画廊重要节点,也是金安区三大核心经济增长极之一。新区秉承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围绕绿色城南发展要求,重点承接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等“五大幸福产业”,按照“田园城市”的标准,打造六安市城市会客厅、合肥都市圈后花园以及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的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和健康养老基地,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国际旅游度假区。

  打造绿色文化 注重生态建设

  南山新区从一开始就注重高标准规划,把保护原生态放在重要位置,先后邀请了省内外的规划设计专家,结合当地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实际,进行规划和设计,坚持“山要多留,水要多蓄,树要多栽,路要多连”的发展主线,发挥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

  “绿色”是发展之根,“生态”是发展之魂。新区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重点承接发展休闲运动、健康养老、旅游度假、生态观光为主的三产服务业,以生态保护、低密度开发为标准,以点状布局、组团开发的模式,构建“二轴、六区”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促进联动融合发展。南湖公园是景区的核心,公园的名贵树木、水生植物达两百余种,绿化面积1200余亩,野生花卉分布于林间平地、湖畔、道边,整个南湖公园被绿色“环抱”,自然形成的“一园五区、五湖连珠”各具特色、合为胜景,宛如一枚碧玉翡翠嵌于九十里山水画廊之中。

  产业项目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为进一步增强项目引进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南山新区立足实际,先行先试,确立了明确“一盘棋”招商思路,优化招商资源,形成招商合力。在项目招引过程中,注重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顺应经济发展新规律;更加注重引入高效益、高附加值的产业;更加注重围绕新区主导产业方向和上下游产业链招商引进企业。在招商方式上不断创新思路,由原来的固定模式招商为主,拓展为加大优质服务,以诚促招。通过主动跟踪招商信息、落实意向协议签订、组织项目考察论证、及时消除投资疑虑等措施,吸引了绿地、蓝城等百强企业落户园区。

  完善功能分区 建设特色小镇

  面对“新常态”,必须有“新思维”。 南山新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已经发展成为我市绿色发展的标志性区域和“绿色城南”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一决定注定了南山新区的春天来临。南山新区把旅游度假、运动休闲、健康养老、文化教育、总部经济、商务办公等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发展主要方向,整合旅游资源,发展休闲。ITF国际网球金安公开赛,六安城区全民健身走等一系列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办。

  以三产发展为载体,完善功能分区和定位,突出群众广泛参与性,如今的南山新区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找准了自身发展定位,围绕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布局,建成悠然南山和南湖公园两大产业片区。在项目布局、开发、建设上,坚持点状布局、组团式开发和低密度建设。南湖村旅游小镇是目前南山新区重点项目之一,总占地约300亩,其中南湖村酒店占地约118亩、投资约3.5亿元,集星级酒店、高端康体、商务中心、旅游度假等一体,该项目正在积极申报省级4A景区。悠然南山度假区坐落于市区南部的南山新区,是兴茂集团斥资35亿元打造的集休闲运动、旅游度假、生态观光、高端商务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同时也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园区、安徽省小球训练基地、4A级旅游度假景区。自2011年10月正式开业以来,经过几年的培育,前来观光游玩的人数年年攀升,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总体规划10个左右的旅游小镇和特色园区,目前建成或在建的有悠然南山小镇、南湖小镇、异域风情小镇和如龙健康养老产业园,同步配套医院、文化馆、综合市场等设施。目前正在洽谈和引进绿地集团、绿城集团以及浙东集团项目,同时正在规划布点省级示范高中等。

 选择年月
<2017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核心增长极”动力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