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创食药安全城 共筑幸福六安梦——全市创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工作回顾

市食药监局局长方志龙在舒城检查中药饮片质量

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在超市检查食品质量

市领导及食药安办负责人参加六安市2017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

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在餐饮企业进行检查

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在检查高速公路服务区食品质量
食品药品安全,政府重视、群众关注,是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四个最严”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四有两责”、“四化建设”标准,将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城市作为统揽食品安全工作的一条主线,加强监管,强化整治,密织食品药品安全责任、防控、监管和共治“四网”,保持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平稳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感、参与度、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高位推动,全面推进创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工作,市政府2015年在第29次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创建工作,毕小彬市长提出“创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的要求。今年,创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工作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市人大组织“食品安全江淮行”。市政协召开加强食品安全专题常委会,组织政协主席集体视察创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工作。市政府成立市委常委、副市长束学龙任组长,市食药监局、农委、卫计委、工商质监局、交通局等36个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食药监局。制定《创建第二批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去年5月,市政府召开创建推进会,总结阶段成效,推动工作进展。今年7月,市政府在金寨县召开创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现场推进会,组织现场观摩,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市政府出台《六安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市食药安委出台市食药安委工作规则、成员单位主要职责等制度文件和工作计划,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提高综合协调水平。先后组织食品药品安全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整治、“明厨亮灶”工程等督查,督促创建任务落实。市食药安委、市创建领导组成员单位,紧密围绕创建职责和本部门工作实际,主动认领任务,落实责任,推进了创建工作在食品药品相关的各领域、各行业、各环节持续深入开展。各县区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强化举措。霍山县成功创建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金寨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被省农委授予“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并在积极创建省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县”。
二、强化治理,严防严管严控风险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一)落实党政同责,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网。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将食品药品安全摆上重要位置。市第四次党代会把食品安全列为五年发展战略。今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云飞,市长毕小彬先后对食品药品安全作出重要批示,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出明确要求。市政府每年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与县区签订《食品药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印发《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先后制定《食品安全督查工作规定》,组织“电视问政”和食品药品安全目标考核。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经费保障,对基层监管所标准化建设、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抽检监测、食品安全民生工程等足额给予经费保障。各县区政府也层层动员部署、层层压实责任,有效保证食品药品监管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一线。市食安委举办乡镇食安办主任培训,加强乡镇食安办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动乡镇政府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落实。全市共聘请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四员”3000余名,进一步筑牢了基层监管网底。市编办批复增设13个基层监管所,充实人员编制71个。全面推进基层监管所标准化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74个基层监管所,已经建成标准化所37所,建设率50%,在建25所,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设率70%的阶段目标任务。举行全市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综合监管能力培训班,专题培训基层监管所所长。各基层监管所定格、定人、定岗、定责,实现网格全覆盖,将监管触角延伸至横向到底、纵向到边。
(二)加强风险管理,构建食品药品安全防控网。一是风险管理稳步实施。2016年启动食品药品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市政府将风险分级管理纳入《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市食药监局制定《食品药品风险分级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市及各县区食药监局分级开展业务培训。截至今年9月,全市26277家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完成首次风险分级评定24669家,首次风险分级评定完成率93.88%。二是加大抽检监测力度。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抽检食用农产品4000余批、食品5000多批、药品近4000批,处置食品药品不合格报告200余份。累计监测报告药品不良反应18000多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900多例、化妆品不良反应近200例。三是应急管理稳妥有序。市政府先后出台《六安市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六安市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霍山成功举办IV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今年,将在舒城县举办IV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建立9个食品安全重大信息直报点。四是民生工程推进有力。2016年,建成23个乡镇监管所检验室、30个农贸市场快检室。今年,续建24个乡镇监管所检验室、14个农贸市场快检室。金寨县、霍山县、裕安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金寨县配套98.2万元、霍邱县配套24万元,解决快检室运行所需的人员、试剂等问题。检验室、快检室做到“四有”(有设备、有人员、有数据、有保障)。建成的检验室、快检室有效运行,已上传检测数据210000多条。
(三)突出问题导向,筑牢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健全“防范、治理、惩治”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最大限度降低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一是加强监管。开展大桶水、肉制品等飞行检查。开展小餐饮整顿规范,推进“明厨亮灶”、量化分级和示范街、示范店创建,截至目前,建成“明厨亮灶”1272家、小餐饮示范街21条、示范店近2000家,量化分级A级685家。推进“寻找笑脸就餐”。加强药械企业日常检查和飞行检查,大力推进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在舒城县召开创建现场会,全市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创建达标率80%。圆满完成习总书记视察金寨、市四运会等20余次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二是开展整治。针对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学校及其周边,以及农产品种养、畜禽屠宰等,全市各级食药监、农业、教育、城管等部门联合,相继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扫雷”、肉及肉制品、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冬季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同时,根据省局阶段性工作部署和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总体形势,继续推进学校周边、节假日等整治。三是高压震慑。2015年以来,全市共立案2283件,移送公安机关22件,刑拘13人,有罪判决2起,其中田承树涉嫌经营未经检疫牛肉等肉类产品案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5名,判处5名被告人六个月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起案件被列为省局挂牌督办案件和国家总局不合格食品检验报告核查处置典型案例,推广学习。办理投诉举报1359件,兑现投诉举报奖励12件,奖金达6万余元。
(四)坚持创建引领,密织食品药品安全共治网。发挥创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引领作用,浓厚食品药品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共治氛围。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作为各县区、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指标,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拓展创建深度。以创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为抓手,紧盯食品药品安全重点难点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坚持以创促建、以创促管,细化创建任务,实化创建措施,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三是丰富创建载体。在电视台播放创建宣传片、字幕和公益宣传,在市政府网站、《新安晚报》、《新周报》开辟宣传专栏。大力推广六安口碑、六安发布、六安食品药品监管微信公众号。在交通干道、旅游景点、购物中心、城市广场、建筑围挡、共享自行车站点等公共场所刊载创建公益宣传,建设创建宣传示范街、示范点。投放公交车车身和公交站台公益宣传。四是动员多方力量。召开食品药品行业协会座谈会,聘请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组织“人民保险杯”食品药品安全主题征文活动,联合科协、电视台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电视大奖赛。与媒体协作,组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评选活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开展基层监管能力提升及从业人员培训,共培训9000余人次。组织食品药品安全“六进”、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月等宣传活动。五是抓好工作结合。将创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工作与国家、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创建活动主动对接,挖掘共性任务,积极借力,共创共管。市食药安办与市文明办联合印发《宣传方案》,编发《食品安全法》宣传手册30000本,发放宣传资料20000份、宣传画26000幅、创建桌卡32000个。联合市教育局编印《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读本》5万本。联合相关部门发放致市民、学校校长、学生家长、食品从业者、流动摊贩“五封信”13万份。编发创建短信21万余条。进一步营造声势,浓厚氛围,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与满意度。
三、紧盯目标,全面提升全市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今年是创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关键的一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将瞄准目标,发力冲刺,推进创建,着力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举措,保障安全。严格落实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持续深入推进创建工作。以市城区为重点地区,抓中心带周边、抓重点带一般、抓典型带全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整治、抽检和企业诚信建设,提高工作成效,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二是强化协调,提升合力。充分发挥市食药安委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农业、商务、工商质监、教育、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不断增强监管工作合力。三是强化督查,落实责任。实行旬检查、月督查、季通报制度,把创建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对各县区及相关部门的创建工作督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强化创建任务落实,对标达标,补缺补差。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继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墙体广告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监督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