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日8版
 
联动融合,勾勒城乡和谐画卷

整装待发的叶集公交

大顾店高速交通枢纽

美丽新农村

舞动叶集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叶集区城乡发展的快速融合,“六纵十横”骨干路网格局初步形成,棚户区改造力度空前,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这一切,也创造了“叶集特色”,刷新了“叶集颜值”。

  构建主干路网 拉开城市框架

  随着叶集经济社会和人口的迅速发展,原有的城市格局逐渐变得拥挤、狭小,难以适应宜居生态城市发展的需要,实施城区东向发展是城市扩容的唯一取向,新一轮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成为叶集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第一条沥青城市道路花园路的通车,到城北行政中心的建成,再到第一个建设类PPP项目的开工,棚改征迁叶集模式的创造,这五年,城乡面貌的日新月异也在悄然改变着叶集人的生活。

  如今,在叶集区,到处可见在建的道路、高楼。在南海路施工现场,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双向6车道的道路,今年12月就可以竣工投入使用。这条路的修建,将老城区和东部生态新城串连,从老城区到新城区,将节省4公里左右的路程。

  五年来,叶集城区先后建成了金叶大道、香樟大道、兴叶大道东段、未名路、花园路等近十条主干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无形的经济价值和消费理念的转变。路宽了,车多了,这是老百姓对叶集城乡面貌变化最直接的印象。

  经过多年的努力,叶集的行政体制彻底理顺,2016年2月28日叶集区正式挂牌成立,随后,姚李镇、洪集镇划归叶集区管辖。随着乡镇的不断扩容,为了缩短城乡距离,叶集区高起点规划了310省道,新修了元洪路,开通了城乡一体化公交。

  家住洪集镇刘仓房村的赵耀贵老两口,是叶集开往姚李洪集公交车的第一批乘客。“现在方便了,公交开通了以后,对洪集人民来说是一大福利。”乘客窦启芳说:“我们经常到姚李,平时都打的,现在就1元钱了,经济实惠,又安全方便。”

  建设东部新城 丰富城市功能

  2016年,叶集区授权区重点工程管理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全市以及叶集区第一个市政设施PPP项目,着手东部新城3平方公里起步区重点工程建设,目前PPP一期和二期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总投资达26.86亿元。

  按照规划,叶集区东部生态新城PPP项目采取BOT的运作方式,即由叶集区人民政府(建投公司)与社会投资者共同出资设立PPP项目公司,叶集区人民政府授予项目公司经营权;在授权期限内由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及运维,政府通过支付服务费的方式使项目公司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项目授权经营期为13年,在授权期限结束后将项目整体资产移交给叶集区人民政府或其指定的相关部门。

  未名湖湿地公园、新城骨干路网、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是叶集东部生态新城PPP(一期)项目。未名湖湿地公园是叶集第一个湿地公园项目,规划依托未名湖及周边文化体育用地打造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在产业园区和火车站商贸片区分别打造产业服务中心和商贸服务中心,加强片区活力。结合居住用地布局规划设置5个社区级生活服务中心,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项目强化“全域水系”理念,以“聚水·新生——会呼吸的生态公园”为主题,设计以水库防洪蓄水为主,景观建设为辅,总规划面积3000亩。项目的实施将为叶集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蓄洪防涝抗旱、区域气候调节、水体污染降解等发挥重要作用。

  本着规划引领、分步实施的原则,2016年全面启动东部新城新建路网及道路改造工程,构建三横四纵纵横交错的路网新格局,总投资约7.6亿元,东西向有未名路、兴叶大道东段、G312国道恢复段二期3条道路,南北向有站前大道北段、朱畈路、创新路、柳林大道北段4条道路,7条道路共计约16公里,包括交通工程、桥涵工程、给排水工程、综合管线、景观绿化等。

  随着东部生态新城PPP(一期)项目相继完工,PPP二期项目也相继开工,如文化中心内的新建文化馆(含美术馆)、图书馆(含非遗展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影剧院、纪念馆(含博物馆)及相关附属配套设施,于2017年4月开工,2018年12月底完工。孙岗中心小学、叶集二小东校区、叶集中学等一批教育配套设施也相继开工建设。

  加大环境整治

  刷新城市颜值

  2016年5月22日,叶集主城区征迁面积最大、涉及群众范围最广的未名路棚改工作顺利完成,为新一轮城市建设打开了局面,充分表明了全区人民改善城乡面貌的决心,体现了叶集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心。

  五年来,叶集区连续组织开展了“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文明创建、拆违控违、环保治理等重点工作。今年7月,实施了皖西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共拆除违建509间8191平方米,拆除户外广告牌528块10531平方米。按照“消化存量、严禁增量”的总体要求,近年来,叶集区持续加大拆违巡查管控力度,对新增违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拆除一起,重拳出击、铁腕整治,始终保持高压管理态势。近几年,叶集区不断完善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加大亮化投入,五年新增路灯2000余盏,实现城区路灯照明全覆盖,今年还实施了城区路灯LED智能化改造,改造后,光照强度大幅提升,照明时间有效延长,实现夜间全城全时段照明,群众出行更安全、更方便。同时,进一步优化城区楼宇及公共空间夜景亮化效果,营造了绚丽多姿、流光溢彩的夜景环境。

  好的环境让人们愿意走出家门,如今,在人民广场、未名广场等地跳广场舞,开车出门休闲娱乐在叶集区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市民朱启琴表示,她以前住在老城区,那里拆迁后,她就搬到现在住的地方,出门就有广场,所以每晚都到广场上跳舞,环境优雅气氛好。市民盛成安表示,现在叶集的路修得都很好,原来四车道变为六车道,对驾驶员来讲,出行很便利,到姚李、洪集、三元等地只要二三十分钟,到金寨只需要十几分钟。

  在柳林大道和花园路的交汇处,有一家叫王宏汽车维修的店面,五年前,王宏从荷棚村低洼处,搬到这里开了一家汽车保养维修点。谈及自己的汽车维修生意,他滔滔不绝。“五年前我们家门口这条路车流量很少,一天修不了几辆车。这几年,叶集发展得还是不错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辆车,对我们修车行业来讲是好事,现在一天基本上能保养七八辆车。”

  作为叶集区拆迁受益者,市民王宏在新华安置小区分到了房子,靠近未名湖和香樟森林公园,谈及马上搬到景观房,他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五年前,住的房子(岗区),交通都不方便,现在住房和交通改善不少。新房现在在装修,大概年前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在孙岗乡街道做家居生意的许玮,创业初期仅租了一间小门面,五年来,经营的家装产品从十多种,到今天的近千种,从螺丝钉到钢管、从灯具到卫浴一应俱全。一路走来,他感受颇深,言语中透露着创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骄傲。许玮表示,创业伊始,他是租门面,没想到五年后他自己买了两间门面。随着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在叶集区这块沃土上的扎根,改变的不仅仅是企业老板们,新增就业、拉动需求、助推消费,都直接影响着寻常百姓。尝到发展带来的甜头后,许玮告诉记者,他感恩于社会,感恩于政府的开发建设。“早期,我们孙岗这边没有开发,当时给人感觉非常破旧。开发之后,随着一些新兴产业比如中至信的落户,还有一些小区的新建,我们这个行业也被带动了,可以说我这个店面是从零开始,发展到今天,是跟我们当地的集镇开发密不可分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叶集释放潜力的五年,更是叶集跨越发展的五年。五年间,城乡经济实现大融合、大联动,发展成果实现了大共享,叶集城乡面貌翻开了新的篇章。相信未来五年,叶集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树立叶集信心,加注叶集力量,在加速前行的“快车道”上,逐步释放改革发展“红利”,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在皖西大地上进一步展示出新的辉煌!

 选择年月
<2017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联动融合,勾勒城乡和谐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