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底,裕安区公路总里程3600.08公里,按全区1926平方公里计算,公路密度达到了每百平方公里186.92公里,是建区时候的2.05倍,位居全市第一,远超省市平均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裕安区交通部门以重点工程和畅通工程建设为主攻方向,以治理超限超载和运输管理为主要保障,逐步完善交通综合运输网络,贯穿裕安交通主通道,扩大路网覆盖范围和通达能力,确保县道畅、乡村通,不断提升道路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
市、区重点工程有序推进。近年来,裕安区建设完成以105国道裕安段为代表的国省干线4条64.5公里(105国道裕安段、312国道裕安段、S366省道裕安段、S244省道裕安分路口至独山段),以金裕大道裕安段为代表的城市道路3条17.5公里(金裕大道裕安段、312国道南侧辅道、苏埠防洪堤景观大道),以西河口至横排头独山大桥连接线为代表的县乡公路48条725公里,完成老村道加宽、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和村级网化工程1825公里,完成独山大桥等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02座3194延米,累计投入30.2亿元,全区“四纵五横”交通骨架拉开,道路黑色化、循环化、景观化水平提升,各乡镇与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该区把公路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按照“完善交通网络、提升道路等级,贯穿主通道、打通断头路”的建设思路,打造了一批旅游文化通道、茶谷绿色通道和扶贫致富通道,构建了“三圈十环”交通格局(南部茶谷交通圈、中部绿色城南交通圈、北部生态农业交通圈3个交通圈,独山景区循环、横河岭森林公园循环、桃花仙谷景区观光循环、淠河风情带循环、大别山湿地循环、城市中环循环、高铁新区循环、皖西白鹭园循环、林寨现代农业示范园循环、北部生态农业经济带循环10个循环)和内连外通的交通网络,全区公路网络化程度全面提升,路面状况和通行能力显著改善,整体服务能力和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裕安打下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运输市场培育管理卓有成效。共新增区内班线10条,客车24台,更新区内客运班线车辆140台,收回客运班线1条,车辆2台;许可了二类汽车维修企业4家、三类汽车维修企业200多家、运输企业200家,新增货车1100台(90000个吨位),吊销运输公司1家,注销运输公司74家;为全区农班客车发放燃油补贴11次,共计3772万元。
源头治超取得阶段性成果。新成立裕安区交通信息中心,通过信息中心的指挥、协调和调度,科技治超的功能和作用逐步显现;整合交通执法大队,与区公安分局抽调的执法人员密切配合,不断加大路面执法力度,形成路面巡查常态化机制;共查处了违法超限、污染公路、私改车辆等车辆2500余台次,卸载3万7千多吨;处罚“因违规装载或提供虚假装载证明的”货源单位21户次;依法吊销了1家因违法超限且整改不力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货运企业;责令54户次运输企业停业整顿;吊销违法运输车辆营运证396台,对违法超限运输形成了强大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