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裕安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扶贫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先后荣获“安徽省扶贫开发成效奖”“六安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区”称号。
脱贫减贫成效显著。自2014年建档立卡工作开展以来,全区贫困人口累计脱贫2.33万户7.03万人,目前全区尚有贫困村50个,贫困人口27312户63914人。2012-2017累计脱贫175747人。
资金投入稳步增加。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2070.78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由2013年的2644万元增长到2017年度16707万元,整合涉农资金57514.78万元。2012-2017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4685.7万元。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体系,出台涉农扶贫资金管理细则、财政资金支付管理办法等配套性文件,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信息基础更为精准。先后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扶贫对象精准核查、数据清洗、疑点数据修改、扶贫对象动态调整等专项行动。通过精准核查,全区10439人标为一般农户,新增识别贫困人口10508人。通过数据清洗,清除识别不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口3784人,补录家庭成员人口信息3003人。通过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增加“一比对”识别程序,新增贫困人口1011户3112人,补录1634户2782人,清退1842户4356人,净增贫困人口为1538人,返贫190户598人,进一步夯实了脱贫攻坚基础。
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产业扶贫方面,投入6611万元累计帮扶24978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建成76个村级光伏电站,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建成10032户户用光伏电站和70MW集中式光伏电站,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增加稳定收入。雨露计划教育资助行动方面,十八大以来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3701人,投入资金1179.7万元。小额信贷方面,累计发放小额贷款8942户41388.8万元,其中2017年新增7935户39185.8万元,户贷户用1262户,户贷企用6673户。社会扶贫方面,一是健全“双包”工作,安排104个单位定点帮扶75个贫困村,其中央企1个、省直单位8个、市直单位18个、区直单位77个。二是完善帮扶机制,建立“543”帮扶体系,即处级干部包5户、科级干部包4户、一般干部包3户,当年脱贫户每人帮扶不超过3户,确保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三是做好定点帮扶工作,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累计投资327.5万元帮扶狮子岗乡康家埠村、石板冲乡砚瓦池村、江家店镇东庙村、石婆店镇泉水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光伏电站、村集体收入等方面;2015年上海嘉定区人武部对独山镇太安、观音洞两村进行了结对帮扶,并达成了3年共帮扶900万元的协议,用于两村及独山镇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市闵行区人武部定点帮扶西河口乡郝集村、落地岗村,进行为期三年的定点帮扶,该帮扶项目资金总计1080万元,主要用于两村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及公共服务建设。认真落实好“爱心包裹”资助活动,五年内组织区内扶贫龙头企业累计资助10万元,
2014年度组织区内安徽华园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皖西羽绒厂、安徽百非特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捐款2万元。2015年度组织扶贫龙头企业六安明诚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六安市长健米业有限公司捐赠现金2万元。
裕安区脱贫攻坚工作下一步总体目标是,2017年出列25个贫困村,22750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末,剩余2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5000贫困人口脱贫;2019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圆满完成攻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