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创新 绿色发展创出新天地 五大发展 小康路上谱写新篇章
裕安区委副书记、区长 王仲儒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裕安转型创新起步提速、绿色发展闯出新路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发展活力竞相释放的五年,也是基层基础巩固夯实、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区上下攻坚克难,扎实苦干,综合实力快速攀升,城乡面貌深刻变化,民生福祉显著增进。预计到2017年底,全区经济总量净增63亿元,可达188亿元;财政收入净增超过10亿元,可达19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净增近100亿元,可达197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5364元,可达11777元。
一、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发展平台不断壮大。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确立了“转型创新、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一心两轴、多极增长”的发展布局,明确“三产融合、五化协同”的战略路径。经济开发区(含城南工业园)和平桥高新工业园“一区两园”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区3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近200家,产值接近200亿元;承载创新创业、产业集聚功能的“双创”大厦及高新技术产业园、创业园即将建成,引领新经济、新业态的高铁新区、绿色城南科技创新走廊和科创小镇规划、建设快速起步。以六安瓜片、皖西白鹅为代表的南部六安茶谷增长轴、北部淠河生态经济带增长轴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全区三次产业布局合理、优势集聚、精明增长、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二、坚持调结构增效益,产业布局显著优化。一产突出规模化发展、园区化经营、品牌化建设,打造“一谷一带一岭”三大板块,建成六安瓜片、有机油茶等“六大基地”规模达到80万亩,皖西白鹅年饲养量300万只,全区土地流转率39%,省、市级龙头企业增至83家,获批全国油茶、茶叶、蔬菜高产高效先进或示范县区。二产突出“一区两园”和6个专业集群、产业特色镇(苏埠渔网具、固镇羽绒、新安羽毛球、丁集婚纱、独山六安瓜片、分路口建材物流),打造“1+2+6”九大载体,开展产业招商,招大引强,集聚产业;持续实施“四个十”工业发展梯度推进计划,打造裕安工业甲级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材料与新材料、农产品加工、轻工纺织四大主导产业,2016年占到全部工业比重70%。三产突出农旅文旅体旅融合、现代物流电商、专业市场、金融保险服务四大领域,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区。全区建成4个4A级、3个3A级风景区,2016年接待游客470万人;建成3个电商产业园,以及佛子岭-磨子潭路商业圈、105国道市场带,引进入驻金融机构3家,新增投资、开发、担保、资产管理公司6家,商贸、金融日趋活跃。正在推出大别山湿地及华夏微电影小镇、横河岭森林度假区、皖西白鹭园、紫荆花怡养小镇、独山田园综合体等一批文旅文创、休闲康养项目,打造长三角旅游目的地指日可待。
三、坚持补短板强活力,发展后劲逐步增强。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74个,实现到位内资391.3亿元。投资30.2亿元,实施道路建设2632公里,桥梁102座,“四纵五横”交通骨架拉开,“三圈十环”区内循环形成,道路黑色化、循环化、景观化水平提升,实现与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圈。积极践行治水兴水新思路,投资16.1亿元开展防洪薄弱建设性治理,完成中小河流治理47.27公里,小流域治理61.4平方公里,除险加固病险小水库140座,解决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人口31.08万人,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江淮杯”金奖,承接了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投资30亿元建设大别山湿地、淠河治理等“一谷一带”项目100多个,投资32.8亿元实施绿色城南(一区两园)132项提升工程,一大批基础设施、公益设施、民营企业建成发挥效益。
四、坚持抓统筹促融合,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全力服务中心城市建设,完成市、区重点工程征迁项目119个,拆迁面积322.7万平方米。持续加强城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薄弱环节文明创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实施森林长廊绿化81.4公里,完成植树造林1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2.98%。实施城镇建设“2233”工程,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乡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加快配套,集镇品位明显提高,年底城镇化率可达48.2%。独山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固镇镇获批“中国羽绒名镇”,苏埠镇、独山镇跻身全国重点镇。投入4亿多元完成39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苏埠镇南楼村、独山镇长生桥村分别入选首批全国美丽乡村试点和全省美丽乡村规划编制20例,美丽乡村建设和资金整合做法在全省交流,连续三年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区”称号。
五、坚持惠民生筑和谐,人民福祉持续增进。始终把民生福祉和社会事业摆在重要位置。实施扶贫攻坚首位工程,统筹建立大扶贫格局,实行全方位保障、项目化推进,增强贫困村、贫困户造血能力,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2亿元,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累计脱贫2.33万户、7.03万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工程,投资6.08亿元用于校舍建设、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段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新改扩建校舍51万平方米,兴修操场跑道及运动场地29.4万平方米,滚动实施城区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扩)建解放路小学、城北小学西校区等7所中小学,有效缓解了城区“上学难”“大班额”现象。实施民计民生暖心工程,民生工程投入65.96亿元,保持连续增长势头。实施安置房及棚户区改造项目23个,帮助25765户改善了居住环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城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新增农家书屋图书11.54万册,放映电影16800场,“送戏下乡”1400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蓬勃发展。
回望过去,裕安人民团结、拼搏、奋进,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展望未来,全区上下心齐、风正、劲足,美丽幸福裕安无限美好。我们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努力建设大别山绿色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打造长三角养老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向着全面小康社会、美丽幸福裕安的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