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民幸福多

  “衣食住行件件好,多亏党的好领导”这是我的家乡人民——山七镇庞畈村河湾姚塝村民发出的肺腑之言。

  河湾、姚湾以前属一个生产队,后分为两个村民组,现有五十一户,人口二百四十五,居民施姓为主。这里依山、山不大,临河、水长流。这里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但四季分明、山青水秀、风和日丽、民风纯朴。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一辈子从事教育的我,儿时的记忆,青年的见闻,壮年的经历,晚年的感受。阅历半个多世纪,我真切地认识:是改革开放助推农村的发展,是党的好政策带领人民致富。如今人民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且不说衣食变化,就说说住房交通吧!

  过去,通常一家五、六口人,只能挤住在四、五十平方米低矮潮湿的土墙房子里,“坐在客厅见到床,寝室往往连厨房”,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那时乡亲们最怕雨雪天。残墙不挡风,砾瓦不避雨。一下雨,全家参战,拎来水桶,端来脸盆,不得已连火桶缽也要加入接漏的队伍。“滴哒、滴哒……”的漏雨声,致使人们寝食不安。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家乡原先陈旧的土房子,逐渐被拔地而起的楼房所代替。家乡两村民组除一五保户外,家家建楼房,还有十四户在省、县城安了家。人均居住面积由以前的不足十平方米,增长到现在的四十余平方米。

  家乡的楼房靠青山,迎绿水,门宽、窗大采光好,居住舒心家电齐。常言道:“福人居福地”。家乡人口中,七十岁以上的老者有二十人,还有两位高龄九十五岁。老人们身体健康,享受着美好生活。

  家乡大部分青壮年劳务输出到江浙等地。有的承建项目,有的酬资办厂,有的出海打鱼,有的搞餐饮服务,有的买来了货车,跑起了运输……乡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靠智慧和汗水,金钱饱了自己的口袋,实干改变了家乡面貌。

  常年留守家乡的老人、妇女、儿童也有滋有味地生活着。歇不住的老人妇女们,或耕耘、或管理、或在田间、或在山坡。他们春采茶、夏收谷、秋摘栗、冬储粮。流出了辛勤的汗水,享受着丰收的快乐。每逢阴雨天,有的一起聊天,有的拿起报纸,有的收看电视,还有的在一起搓搓麻将。快乐地生活,他们总把幸福写在脸上。

  儿童们一达五岁,母亲、奶奶或爷爷就把他们送上镇上幼儿园。适龄的小学、初中生,或由大人送(接),或乘公交车往返学校,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增长智慧。真是:如今社会挺发达,孩子放学专车接,沐浴阳光和雨露,茁壮成长多快乐。

  家乡距离山七街道五里路。以前路窄蜿蜒,大人、小孩出门靠步行。购物、运输靠手提、肩挑。崎岖的土路,行走其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裤泥。尤其是冰天雪地,人们步履蹒跚,上一趟街需好几个小时。

  党的富民政策改变了家乡的落后交通面貌。村村通工程,使路变宽了、变直了、变硬了。现在是户户场地通村道,村道接上乡镇道,镇道直接连国道。村民外出不走一步路,双脚不沾一点泥,手提肩挑成历史,晴雨行走都适宜。

  路修好了,人们又追求交通工具的高档。现在家乡的两个村民组共有轿车三十四部。临近年坎,挣得了票子的村民,潇洒地开着轿车返乡,脸上挂满了笑容。春节里,青山掩映下的红瓦白墙楼房边,静卧着不同颜色、款式各异的轿车,远处望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折射出富裕、和谐、美丽的农村新景象。

  我的家乡近几年发展快,变化大,人民的幸福指数在提升。但距全面实现小康还有差距。诸多因素,各户发展不平衡。尚有一户五保户,贫困户五户,吃低保三人,村民年收入较低,家庭存款很少。现在精准扶贫,加快实现小康的春风温暖着乡民的心。广大干群决心齐心奔小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清晨,红日冉冉升起,退休在家的我,听到:欢愉的鸟儿在枝头上争鸣。看到:丰收在望的玉米棒在株杆上昂首。家乡,空气清新、生机勃勃;家乡,富饶美丽、和谐文明。

  我由衷地祝愿:

  多福多寿的乡亲,明天生活更幸福!

  好山好水的家乡,未来前程更锦绣!

 

 选择年月
<2017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家庭是急救的“第一现场”⊙每天活动半小时 死亡真能远离你⊙收获源自“老新协”⊙写在重阳节前夕⊙贫困慢病患者签约将全覆盖⊙家乡人民幸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