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健康和谐新篇章——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人口计生服务优质均衡普惠发展
司密多 本报记者 储勇
在近日召开的全市计生工作会议上,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唯一一个获得“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县区,这也是该区人口计生工作自2012年以来第四次获市通报表彰。
人口卫生计生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群众健康幸福、安居乐业的保障。近年来,面对国家生育政策完善调整、计生工作转型大局,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计生工作主动适应新常态、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群众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幸福家庭与健康开发区建设”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新时期计生工作新任务,谱写了具有开发区特色的人口计生工作新篇章。
致力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该区把流动人口服务均等化作为计生工作转型升级的着力点,随着“健康开发区”建设深入推进,针对外来人口多这一特点,该区先后制订下发相关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创新开展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试点工作,持续打造均等化优质服务体系。强化健康促进。充分发挥卫计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在全市率先试点实施以提升流动人口健康素养为特色的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学校与流动人口健康家庭等14个示范点建设,为其量身定制健康促进方案,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医疗卫生咨询和基础医疗保健等服务。通过以点带面,发挥健康促进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健康服务向高效、便捷、精细化迈进,着力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加公平的健康保障。同时,为流动人口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进一步延伸健康教育和促进服务模式,组建健康宣教团深入村居、学校和企业,积极开展健康巡讲和医疗健康主题活动,为辖区内流动人口困难家庭、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群体免费开展健康体检与医疗保健活动。强化便民利民。在有效落实流动人口各项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基础上,全面实施流动人口计生相关证件网上办理和全程代理便捷服务,并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小区及企业设置计生药具免费自助发放点达30个,实现计生药具发放智能化、自动化与科学化。充分发挥“城市生活e站”功能服务作用,向流动人口积极拓展政策宣传、知识传授、文娱休闲、维权援助、技能培训等多元化活动,并加大辖区公办学校建设,切实做好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强化综合服务。围绕社会民生问题,组织村居走访慰问辖区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切实了解流动人口家庭的困难和诉求,积极为其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供需对接等服务,因户施策,开展精准帮扶工作。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加大城乡文化建设投入,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流动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提升等文化惠民工程,让流动人口群体随处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成果。通过融合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家庭发展能力,有力提升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对开发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更好地融入开发区经济建设发展中。
坚持服务引领,全面推进家庭发展能力建设
该区把推动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作为计生工作转型升级的关键点,根据全区人口现状与特征,以推进家庭发展为重点,切实落实中央《决定》提出的计生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精神。注重项目创建。以健全完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保障家庭健康水平为目标任务,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打造公共服务品牌,创新开展“家庭发展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全面实施以面向家庭、服务家庭、推进家庭发展的家庭保健、科学育儿、养老照料、家庭文化、居民生活指导等“6+X”家庭发展服务,满足群众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在百胜社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示范点后,积极开展杭淠湾社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创建,切实抓好项目创建试点推广工作,着力打造群众信赖认可的计生服务品牌。注重政策导向。在国家人口计生政策调整后,第一时间研究出台《六安开发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健全融“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于一体、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的计划生育惠民利民政策体系,有效发挥新形势下计划生育政策导向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家庭发展和群众幸福指数。注重健康扶贫。围绕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积极推进卫计服务与健康脱贫工程相结合,扎实开展医疗卫生健康精准扶贫工作。将贫困计生家庭人员纳入重点服务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免费随访、指导康复等专项医疗健康促进服务,为贫困家庭成员建立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并为困难家庭老人建立了常态化“一对一”家庭医生上门医疗帮扶服务制度,实现计生贫困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健康档案全覆盖。同时根据贫困家庭实际情况,以户为单位帮助制订家庭帮扶发展措施,优先落实帮扶项目,有效提高家庭发展能力。注重医养结合。依托医养结合这一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以计生困难家庭为重点,为辖区计生家庭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活照料、家庭保健、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等服务,积极引导居家老年人与辖区卫生服务团队签约,实施居家养老家庭医生签约项目,推进医疗卫生资源进村居、进家庭。利用“12343”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生活e站等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开展老年文体活动,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家庭能够获得所需、适宜、优质的健康医疗和养老服务。结合开发区流动人口服务均等化试点、家庭发展服务中心与健康促进示范点建设、家庭医生签约等实践特色和优质服务资源,形成促进家庭健康、发展、文明的合力,助推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
抓实关键环节,积极推进服务型计生建设
该区把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作为计生工作转型升级的落脚点,在全面完成计生工作既定目标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适应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和健康开发区建设要求。抓实思想认识。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组织基层工作人员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学习宣传提纲》和新修订《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系列文件,并深入开展新时期基层计生服务管理业务知识考试和“争当为民服务岗位先锋”活动,通过学思结合,积极应对新形势下计生工作新挑战。抓实能力建设。以提升基层队伍业务素养和服务能力水平为导向,采取集中培训、研讨交流、以会代训、帮带指导、理论测试等多种方式,对辖区卫生计生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综合知识和业务培训,并鼓励支持技术服务人员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和职称评定,通过公开招考、选强配齐、教育培训、考核评估“四轮驱动”,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卫生计生融合发展的人才队伍。抓实督查考核。加强对村居计生工作的过程考核,并将人口计生优质服务落实情况纳入开发区民生和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巡查重要内容,强化巡查情况的反馈和落实,引导基层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同时,进一步改革考核体系,将优质服务工作纳入人口计生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村(居)为主”考评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考核内容,在考核指标设置上突出服务于家庭与人的发展,使考核机制“更优”,强力推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