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运用的探讨

  王晓云

  摘要:本文对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的运用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首先简要概述了政工工作对水利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及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其次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运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在结合自身多年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有效策略,旨在实现事业单位的又好又快发展进步。

  关键词:政工工作;水利单位;运用;探究分析

  1.政工工作对水利单位发展的重要性

  政工工作在我国的政治工作中扮演着难以替代的重要角色,它有利于提高相关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积极创造性与办事效率,更是水利部门经济等诸多工作的坚实保障基础。笔者是一名事业单位的职员,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深知优秀的思想文化指导对于社会经济进步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与好处,三观正确的高素质团队更能有效的促进水利等事业单位的可持续长远发展,因此,更加需要相关的事业单位领导者注重加强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运用中的作用,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2.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运用中发挥的作用

  2.1有利于创新水利等事业单位部门的工作机制

  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往往政工工作中具有创新性的考评管理机制更能够促进水利等事业单位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良好的政治思想工作机制必须要具备非常丰富的社会教育经验,这有利于构建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还要与此同时加强在哲学、科学与社会学等领域内的立法工作,多将注意力关注在人本化教育与管理上。另外,加强水利等事业单位部门人员之间的学术探讨与交流沟通,改变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思维定式,要尊重内部员工在创新中所犯的错误,通过这一系列完善详尽的工作机制来实现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运用中的作用,更应该注重舆论环境的营造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有利于提升事业管理部门工作的时效性

  本文之所以对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运用进行探究分析就在于实用性较强,它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工作的时效性,确保政工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责任模棱两可等不良现状,避免各种繁琐复杂的政工手续而使其更加简洁方便,更加节约了相关政府的资金成本投入。

  3.当前我国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运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3.1欠缺科学高效的绩效监督机制,队伍结构不协调

  一方面,政工队伍结构不协调指的就是事业单位内部的政工管理制度过于僵化,最为典型的反映就是年轻职工的晋升难度系数较大,而且事业单位内政工人员的平均年龄偏高,这不利于实现对高层的管理。另外,不少水利事业单位高精尖人才凤毛麟角,大多数的政工人员对该项工作仅仅停留于肤浅的认识表面,缺少深刻的透彻理解,这都极大的不利于推广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中的实际应用。

  3.2政工工作难以得到重视,与生产实践之间欠缺衔接性

  针对当前我国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运用中的缺陷来讲,另一大不足就是政工工作与生产实践之间欠缺连贯的自然衔接性,我国当前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只看重理论层面的制度化却忽视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根本工作原则,这不利于工作的深化创新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再者,因为政工工作是一项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它的见效是潜移默化的,因此不少的事业单位领导者对此欠缺重视,总以为是无关紧要的工作,更甚至是忽视政工干部的劳动价值,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4.提升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运用中质量水平的有效策略

  4.1建立健全绩效评优制度,实时激励员工

  所谓的建立健全绩效评优制度就是制定出令大多数政工人员接受与认可的绩效评优标准体系,维持好经济利润收益与销售额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多制定一些可量化的具体指标,而且政工工作更应该立足于实际来进一步加强对相关事业单位政治工作的认识,还要优化组织结构与科学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调整匹配政治工作的队伍结构。此外,加大对年轻职工人员的培养力度并逐步削弱资历在晋升中所占的比例,积极响应与配合领导的决策并为水利等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出谋划策。

  4.2创新政工工作模式,提升政工人员的素质能力

  一方面,创新政工工作模式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且以计算机等先进的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办设置属于本事业单位的官方网站,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互动与沟通并安排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实时的监管与维护,在传统政工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改革创新与优化升级,进而充分调动起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另一方面,相关的事业单位负责人要始终以增强政工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重视起政工工作且认可与尊重政工的良好劳动成果,专职的政工工作者应深入钻研符合实际的工作方式,进而更好的提升水利等事业单位的整体素质。

  4.3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升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运用中质量水平的另一大关键性的有效策略就是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提升政工人员的素质能力,水利等事业单位应该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作为政治工作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模式,各个事业单位都应该重视人才、知识与创新的并驾齐驱,多关心员工的生活状态与切身利益,将政工工作落实到水利单位的运用中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的运用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政工工作的专业水准、操作技术质量、人员素质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趋势走向,因此希望相关的专业负责人重视起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运用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营造出一个和谐良好的工作氛围。

  (作者单位: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淠东干渠管理处)

 选择年月
<2017年9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让干部队伍永葆生机与活力——六安市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综述⊙霍山县:“跟踪式培养”显成效⊙舒城县:将“精准”贯穿始终⊙金安区:建立后备干部信息库⊙裕安区:从严从实培养选拔⊙霍邱县:一线“墩苗”促成长⊙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海事青年思想工作的思考⊙基于政工工作在水利单位运用的探讨⊙新形势下加强法治意识和思想政治工作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