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进
依法治国背景下城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在于提高城管队伍的法治意识,强化城管队伍的执法能力。具体来说,一是要内练素质,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执法能力;二是要外塑形象,培养城管执法队伍文明、严谨、廉洁的社会形象,提升亲和力;三是要鼓舞士气,使城管执法人员认识到城市管理执法在国家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执法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管队伍建设关系到城市管理执法水平,关系到城市的面貌,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依法治国背景下城管队伍建设离不开城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城管队伍加深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城市管理执法实践中不断践行法治理念。
二、依法治国背景下城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
当前,社会中对城管执法活动存在“妖魔化”的倾向理解,这一现象不利于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甚至引起人民群众与城管执法队伍之间的紧张关系。城市的良好面貌和形象离不开城管队伍的辛勤努力,城管队伍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尊重。城管队伍应将部分群众的误解理解为人民群众对城管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必须不断强化执法素质,做到内练素质、外塑形象,以优秀的城市管理执法服务取信于民。
依法治国背景下城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在于提高城管队伍的法治意识,强化城管队伍的执法能力。首先,依法治国背景下城管队伍必须具备高度的法治意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熟悉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不断优化执法技能;其次,依法治国背景下城管队伍还必须在思想上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转变思想观念,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到“服务模式”上来;最后,依法治国背景下城管队伍还必须掌握新型法治理念,执法过程中摒弃对抗型执法、暴力型执法手段,更多地采用说服、教育等“柔性执法”方式,实现城市管理执法的和谐化、亲民化。
三、依法治国背景下城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依法治国背景下城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内练素质。城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致力于城管队伍素质的提高,包括执法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城管队伍的执法工作,关系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落实,因此城管队伍素质的培养,核心在于法治素质。城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引导城管人员不断强化法治素质:首先,应鼓励城管队伍学好法律、用好法律,即使最基层的执法人员,也应全面掌握《行政处罚法》等法律以及省市制定、实施的相关法规、规章;其次,应鼓励城管队伍深入学习中央有关依法治国的文件及其精神,执法活动中尤其需要具备程序意识,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开展执法工作,避免执法风险;最后,应鼓励城管队伍在学法之路上的进步和深造,对于城管队伍中的党员干部和骨干成员,应鼓励他们读取法律学位或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二是外塑形象。城管队伍的执法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城管执法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检视政府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的一个窗口。城管队伍在执法工作中如对相关情况处置不当,也极易造成群体性事件或执法冲突对抗,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因此,依法治国背景下城管队伍还需要外塑形象,争取成为一支文明、严谨的优秀执法队伍,以优秀的形象取信于民。城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教育执法人员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城管执法人员必须谨言慎行,在执法活动中注意自身形象,应做到文明执法、有理有据,践行法治精神,杜绝暴力执法;二是城管执法人员必须转变观念,从“管理型”执法转变为“服务型”执法,立足于需求导向,以执法活动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最大荣耀;三是城管执法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队伍作风,做到廉洁自律,不因执法活动中的利益而受到诱惑,对于行政相对人的贿赂、请托必须严词拒绝。
三是鼓舞士气。由于目前对城管执法工作有一些“妖魔化”的宣传,导致一些城管执法人员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心,不能很好地自我肯定、自我定位,这对于城管队伍建设是相当不利的。我们应从依法治国理念出发,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鼓舞城管执法人员的士气,以提振执法人员的精神:一方面,应教育执法人员认识到城管执法工作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管执法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一项神圣权力,全体执法人员应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另一方面,应教育执法人员认识到现代化的城市管理中城管执法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管执法水平、执法能力也是反映国家依法治国水平的一面镜子,全体执法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总之,依法治国背景下城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培养法治理念、践行法治精神为核心,鼓励城管执法人员加强学习法律法规,革新执法理念,强化使命感、责任感,力争在城市管理执法中通过点滴的努力,推动国家法治水平的提升。
(作者单位:霍山县城管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