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5版0918 1500097.jpg

  ○有一次,龙应台一家去垦丁海岸玩。玩着玩着,龙应台要去上厕所。起身时,她问儿子:你要不要去?安德烈有点不耐烦:妈,我要不要上厕所,自己不知道吗?龙应台不理儿子,径直去了。上完回来,安德烈却不依不饶:请问,你会不会问你朋友要不要上厕所?龙应台不甘愿地回答:不会。安德烈说:那你为什么要问我上不上厕所呢?怕我尿在裤子里吗?

  后来,安德烈给龙应台写了一封信: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14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一个21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封信,将龙应台震撼得“目瞪口呆”,她把这封信称之为“安德烈的《独立宣言》”。中国式家庭为什么充满这么多矛盾?因为我们常犯跟龙应台一样的毛病——没把对方当成一个完全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别人”。

  安德烈给妈妈写信后的不久,有一天,他坐在阳台椅子上,背对大海,点燃了一支烟。朋友以一种不可置信的眼光望向龙应台:“你怎么能容许儿子在你面前抽烟?”众所周知,龙应台不喜欢烟的气味。她更不喜欢儿子抽烟,因为抽烟可能给他带来致命的肺癌。“可是,我的儿子已经21岁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了,是成人,就有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天晚上,龙应台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我恨不得把烟从你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可是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请记住,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成年人一样,你不会把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因此,你就不能把眼前这个人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别人’。”虽然龙应台也失落、纠结、心痛,当她把儿子完全当成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别人”时,幸福家庭的模式就从此悄然启动了。

  幸福的家庭,没有一个是控制欲很强的人。

  ○1919年,胡适初为人父,却写了一首很奇怪的诗,题为《我的儿子》,其中有这样几句: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教你养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我待你的恩谊。将来你长大时,这是我所期望于你:我希望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特别注重亲情和联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都是自己人,客气啥。“我们这关系,别见外啊!”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的我们,不知不觉就患上了心理疾病——病态共生。“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共同使用一个身体。”这种“病态共生”原是形容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的,如今已扩散到家庭生活中、夫妻间、姐妹兄弟间、父母子女间……

  ○情人节到了,先生工作很忙。刘若英主动打去电话:“我约了女朋友过节,你不用特地陪我,也不用给我送花。”这就是她。经历了婚姻后的刘若英,慢慢懂得:“爱情也好,婚姻也好,两个人一定要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因为宽松而舒适,因为自由而独立,因为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而爱得更深。”结婚时,她就说:“我决不在家里做全职太太,照常唱歌、演戏、写作,哪样也不耽误。”先生说:“就因为你这么丰富有趣,我才娶你。”

  中国家庭关系,为什么长期处在尴尬状态?因为彼此没有界限,太有控制欲。90%以上的家庭矛盾都因“欲控制对方”而起。所以,心理学大师海灵格强调:好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来源:网络

 

 选择年月
<2017年9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好家庭,为啥要有界限感⊙请不要“以爱之名”⊙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