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皋城

  戚业胜

  生在皋城,自幼听着小城自然与人文的音律长大。家园的一道道音谷,带着自然的色彩。穿越岁月,扑面而来。每一节音符,每一处音花,每一次碰撞,是诗与浪漫的融合,让人念兹在兹,流连忘返。

  我所居住的皋城,一直在音色的变奏中不断前行。对于一个魅力小城,应有其属于特定年代的声音表达。就像那些在历史中风化了的城市记忆,只要那些老皋城人闭目回忆——双塔小城,清泉碧波,之于城市灵性,便定格在眼前。然后,感慨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天人合一。

  作为小城儿女,我耳闻的是丰富多彩的声音,见证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凡演绎。祖先给皋城的母亲河,赋予了吉祥的名字,淠河——这是一条有绿色胎记的河,一条有红色记忆的河,一条嵌着多道“河弦”(蓄水坝)的河。河流仿若一位使者,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把清泉传承给大地,传承给人类,满怀情愫般,奔流在皖西大地上。天之美,地知道;地之美,物知道;水之美,河知道;音之美,人知道。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夜阑人静时,我伫立河边,盘桓谛听,与小城分享。汩汩前行的水流声,委婉清丽,含蓄缠绵,余音袅袅,像天籁笙歌,像空谷鸟鸣;经过“河弦”的三次摩挲,又如岁月不同曲调的乐章,徐徐缓缓拨绕心灵;又如从红黄相间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里,飘来的莫扎特交响曲中的古典音乐;这是皋城人敬畏自然、保护水源、活着的生态私语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漫步在城市中央公园,这里像似一个声乐殿堂。飞来翔去的黑椋鸟、丝光椋鸟、鹧鸪、鹊鸲、乌鸫、斑鸫、斑鸠和八哥们……有上百种。啁啾啁啾地欢唱,歌喉清脆婉转。注意观照者,分明是一曲优美怡人的山林乐曲。一到秋天和冬天,樟树、柏树集中的地方,就会成为小鸟们的乐园,成熟的小浆果,给小鸟提供了丰富的美食。林木用自己密集的枝叶,为鸟儿们提供了安全的聚会和游戏场所。飞来飞去,腾空盘旋,叽叽喳喳,似是小城的“声乐一景”。音之美,树知道;草之美,鸟知道。似是林木草地播撒的绿色音符,在空阔的园区轻轻回荡。

  小城的开发工地,轰轰烈烈的挖掘机声,叮叮当当的脚手架音,一如城市上空频繁吹响的集结号声。这种“号角”之于城市,催生出若干新的楼群、新的公园、新的马路、新的桥梁,还有新的生机。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耳朵里的城市,在周而复始地奏鸣生态乐章。林涛溪水,鸟鸣物语;广场舞曲,流行音乐。这些合音别有一种铿锵的力度,似高铁向前奔驰时的音律,不啻激发人的想象。时代在前进的时候,不仅会留下万象更新的物证,在前行的里程里,更有美妙的音韵,这种音韵伴着光彩、热情、温度,在生活的海洋里全方位绽放。我有时也想,尽管我们无法抗拒城市的喧嚣,但是,只要人们在城市中安放心灵、精神,而城市是由人所建造的,物质只是载体,决定一个城市风貌的,最终是张扬其间的人文精神。需要你——需要他——更需要我,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发端……

  作为小城一员,生活的音韵,是有味道的。那些消失的声音已经永远消失,保存下来的声音,有地方戏庐剧、瓜片茶歌、湖渠丝雨,原生态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等,这是生命之声,文化之声,美丽之声,滋养之声。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幻化成皖西人的人文情怀。

  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但无论怎么变化,我总会回忆起遥远的慵懒午后,走街串巷的“磨——剪子嘞,戗——菜——刀”或者“修——洗油烟机”的吆喝声……这些老城旧街最熟悉的吆喝声,隐匿于街头巷尾,带着最本土、最亲切的记忆,散发着清贫岁月的芬芳。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叫卖声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有坏冰箱、坏空调修吗?”“收购旧电脑、旧手机哟……”21世纪的商品经济浪潮风起云涌,皋城大地又飘荡起一种新的吆喝“收购旧家具、老家具。”

  城市的蜕变需要漫长的过程,当皋城开始日渐成长,我慢慢学会了倾听:城市的新生,正在我们身边。记住城市生长的脆响与剥落,回过头去,在这些声音里,我们会看到一场独特的认知变化,这是城市留给我们每一个人不一样的听阈视觉故事。跟着这多元化的城市声音,我们可以去探寻它成长的轨迹。变调式的声音里,隐藏着城市的长和城市的深,以及与这个城市一起长大的文化。

  今年春日的一个清晨,我悠闲地步入东城的一个社区,感觉到这里的声音悄然更换了音色。疾风中,滨湖广场上飘来了广场舞旋律,大妈们在充满激情的《好日子》中翩翩起舞。富有音乐细胞的姑娘们,拉响了手中的小提琴,优雅的琴声掠过清碧的淠河总干渠。晨光抚摸着城市,堤上的林带鸟鸣,卖早点的吆喝声,又像是城市交响乐中突然加入的轻快小调,让我精神一缓,心情随之放松。当日,我聆听了城市大学的读书会:“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如此描述城市。其中关键,正在于何为“生活得更好”。

  美国社会学家芒福德认为,历史上几乎所有重要城市,在物质要素形成之前,就已具备强大的精神要素,包括对自然的敬畏,对城市的热爱,对安全感的需求,对新鲜事物的渴望,等等。这也意味着,满足人们最本质的精神诉求,才是城市存在的目的,也才是让人在城市生活得更好的关键。

  作为城市居民,我的耳朵是有福的。当你走过一个个茶馆、路边摊点,观察着每一个皋城人安逸祥和的表情,每一个表情都是一个音符,共同汇成了这座生态之城的淡雅之音。这种声音的节奏是缓慢的,乍听起来,有着说不出的情境,有着数不尽的安宁与恬淡。在细微之处,又蕴藏着无穷的变化,透出奇妙的城市灵气。我想,你会立刻迷上这种声音,并情愿停下脚步,沉浸于此。

  混合多种色彩的声音,记录了一座城市成长的历程,也融入了市民复杂的文化情怀。生活中总会有某种声音、某种场景,让人气定神闲。苏东坡认为,人生赏心之乐事良多: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亲近自然的情趣,犹如清新洁净的空气,吐纳之中令人消解困顿,获取力量。

  生态,让发展更持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目标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城市在发展进程中,要始终经历一次次有智慧的选择。若要听得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之音,关键是你要练就一副善于聆听的耳朵。

 

 选择年月
<2017年9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听见皋城⊙红色祖祠⊙国画 卢德璋 作⊙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满庭芳·喜迎十九大 齐襄中国梦⊙满江红·美家庭⊙踏车远游将军县⊙想回家的 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