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三占舒城的故事

  李军

  电影《投名状》中,有一段描述清军与太平军在舒城激战的“舒城战役”,场面宏大、战况激烈。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叱咤十四年、纵横十八省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否像电影描述那般,在舒城这片人杰地灵的江淮大地上,也曾激荡起风云际会的太平军历史巨片?

  势如破竹:太平军一占舒城

  1851年1月,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起义,一路浩浩荡荡,出广西、克湖南、破武昌,1853年1月顺江东下,3月攻破南京,改称天京。5月,太平天国分兵北伐和西征。

  11月28日,太平军西征部队在春官正丞相胡以晃、殿左一检点曾天养等率领下,从桐城方向进攻舒城,与清朝工部侍郎吕贤基、主事朱麟祺等清军大战于大关、小关一带。11月29日黎明,胡以晃派小部队至关前挑战,清将朱麟祺督队迎战。太平军且战且退、诱敌离关,遂以大队围歼,阵斩清将朱麟祺,清军大败、全线崩溃。清军中的舒城籍兵勇先是逃往附近的龙眠山中,在太平军的追剿下,又向县城溃逃,正好成了太平军的向导。

  当时,舒城县城内已无守军,驻守在县城梅花巷一带公馆内的清朝工部侍郎吕贤基万般无奈,只得投水而死。11月29日傍晚,势如破竹的太平军不战而克舒城。清人方宗诚在其《柏堂集次编》中记载:太平军占领舒城时,舒城民众“供鸡瀦相迎”,饱受压迫的舒城民众也纷纷加入了太平军。

  太平军占领舒城后,“修补城垣、开挖壕沟”,留下检点张遂谋等率精兵“闭门坚守”,胡以晃、曾天养等则率大军直扑庐州。

  万众踊跃:太平军二占舒城

  1854年5月,太平天国北伐军陷入危机。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派燕王秦日纲组成北伐援军,从庐州至舒城,一路扩军数万,于11月11日到达舒城,与清将秦定三部在舒城杨家店(今柏林乡杨店村)大战十余日,燕王秦日纲败回。1855年1月,太平军庐州失守,舒城太平军陷入重围,2月19日夜,太平军撤出舒城,舒城遂为清军占据。

  1857年2月,为了打破安徽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天王洪秀全命忠王李秀成“把手桐城、保固安庆”,李秀成自枞阳出发,英王陈玉成也从宁国移兵来援,两面合攻、清军大败。2月27日,李秀成克复舒城,此为太平军二占舒城。

  据李秀成在被俘后留下的《忠王李秀成自述》载:这次占领舒城、六安等地,“此两处之民,投入我军中数万”。清代合肥米商周邦福在《蒙难述钞》中记载:太平军攻占庐州时,内有两个舒城人,一个“不过二十岁,白面书生”,另一个“三十岁光景,面似乡下农人”。可以想见,在那风云激荡的岁月里,舒城有多少人民加入了太平军队伍甘苦与共、浴血奋战。

  浩气长存:太平军三占舒城

  李秀成收复舒城、六安后,急于东去解天京之围。1858年10月,湘军悍将李续宾气势汹汹,连克宿松、太湖、潜山、桐城,于10月24日攻克舒城,接着挥师三河镇,兵锋直指庐州。然而这一次,却是这名湘军悍将最后的疯狂。在太平天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河大捷”中,李续宾全军覆没。11月18日,太平军乘胜第三次收复舒城。

  太平军三占舒城后,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主政皖省,率部与清军为争夺安庆多次大战。期间,舒城成为太平军与清军争夺战的一个重要战场,舒城饱受战争磨难,民众流离失所。1861年9月5日,太平军安庆失守,舒城形势急转直下。9月11日,湘军曾国荃部再次攻占舒城,舒城太平军守将朱风奎部败退三河。舒城知县陈元泰、参将桂学高等入城后,大肆屠杀未及退走的太平军战士,不少太平军战士改名换姓后藏匿舒城山区。至此,直到1864年天京破城、天国灭亡,乃至太平军余部和捻军坚持战斗的岁月,太平军再也没有占领舒城。

 

 选择年月
<2017年9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我的人生下半场⊙文化视界⊙裕安区激发“文化+”活力⊙霍邱县文化馆理事会成立⊙霍山多举措丰富群文生活⊙太平军三占舒城的故事⊙姚李影像⊙家门口的“猴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