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学峰
对于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买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虽然读书的途径很多,比如借书,比如网上阅读,等等,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也的确能够读完不少书,但是以笔者的经验,觉得书还是要自己买一些的,至少应当把自己热爱读的书买回家,以便自己能够反复阅读。
过去,我经常买书,一方面自己参加了工作,有了一定的收入,虽然不高,但偶尔买些书还是够用的;另一方面,那时的书也确实便宜,一本书,10万字的平装本一般也就10元钱甚至不到10元钱,二三十万字的书,也不会超过20块钱,而且还绝对是正版。买起来值,内心也舒畅,读起来更是开心。
现在,我仍然想买书,但却不敢买书,尽管我的工资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书,实在是太贵了,走进一家书店,随便一本书,价格都在25元以上,有的甚至上百元,而书的字数却并不多,笔者认真作了一些观察,发现如今的书,当然指的是正版图书,许多都重包装,封面都很精美,纸张也不错,印刷更是没得说,然而内容却少了,有的书,200多页,不到10万字,售价竟达30元。有的书稍微厚点,300多页,也就20万字,售价则要40多元。笔者前些日子准备去买一本老舍的小说集,结果走到书店一看,售价竟然要30元,而且是选集,总共也就选了老舍写的6个中篇小说,而且其中5篇我都看过,我买这样的书,主要就是为了收藏,没想到这么贵。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是一个用金钱阅读的年代,而买书花钱则更多。一般收入的家庭,要想买上很多书,实属不易,有时或许只能想想而已,就像笔者。今天,我不敢买书,不是不想买,实在是心有余而钱不足。有人可能会问:那你怎么读书呢?我现在读书有了一种笨方法,就是到网上去下载看电子版,同时做点笔记,以便日后重温时可以慢慢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