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薇
皖西不乏美女,更不乏美女诗人,桑叶儿可谓资深美女诗人的代表,可作为好友我也没有耐心读她的诗作。也许是我思想狭隘,总觉得读那些或无病呻吟或沽名钓誉或故作姿态或令人不知所云的断句,浪费睡眠和生命;也许是我厌烦了文学圈的热闹,对现代诗人有偏见,连带也不喜欢现代诗。
我始终认为真正的作家是不屑于趋附潮流,迎合刊物或读者的口味写作的。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等作家能把人的心理描写的那般精彩,不,不可用精彩,应该说是清澈见底。他们都是孤独的,被这个世界所抛弃的人。但并不表明他们脱离时代和社会现实,恰恰相反,他们独处在被遗忘的一隅对社会、大自然、人生等一切现实事物广泛关注,潜心对各种人物、事件、人性等做着细致的分析。“他们文字所表现的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复杂,是复杂里的一个点,一个点的荒凉之处。不断的深入让我们看到前所未有的颤栗。也是每个人的共鸣。”这也就是他们文字成为世界经典著作的共同点。正如桑叶儿的个性签名:用寂寞的心写寂寞的文字。
桑叶儿的诗好不好,我不知道,但她的文字,我却是极喜欢的,尤其是她写的与淠河有关的小说。桑叶儿是我市出道较早的作家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发表于《清明》、《希望》、《草原》、《当代小说》等数十家品牌期刊。她的文字避开云山雾罩的语言和技巧,没有大喜大悲,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激烈言辞,甚至没有突出的感情色彩,不讨好,不浮夸,情节也不跌宕起伏,就那么平静地娓娓道来,但足以传递出真实热烈的情感。远观拙,近瞻雅,如一股清流,譬之郑板桥的字,喻之齐白石的画也有几分恰当。那静谧的叙述,如阳光下宁静的淠河水,清澈得可见鱼儿在水中穿梭的身影。
美国作家安·兹温格说“当一条河伴随着你成长时,或许它的水声会陪伴你一生。”桑叶儿得淠水浸润,作品根植于皖西,在喧嚣的时代,铆足劲儿书写着与淠河有关的文字。多角度记录着社会底层人物的心路历程以及形形色色的命运,多层次思考着城市进化过程中的阵痛,把水上的人生写到了极致。那些细腻的描摹,让时代的背景影影绰绰搭建起一个大舞台,演绎出淠河湾曾经的辉煌与湮灭,以文字映照历史,呈现人世间的沧桑巨变,使淠河湾的生命在作品中获得永生。
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地域,文学赠与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波澜壮阔的故事,更教会我们如何审视自己,解读社会,与灵魂对视。桑叶儿用她的文字带着我们绕到城市的背面,领略船民们真切的爱恨情愁,使那些为城市所忽视的,生活在城市一隅真正船民的生活非常鲜活地展现在眼前,让我们认识一个完整的城市。
喜欢上桑叶儿的文字时,我还不认识她。同事知道我喜欢看书,却不清楚我不喜欢现代诗,把《桑叶儿诗文集》送给我时,我只是不想伤了同事的热情勉强接过。随手翻开,《淠河的传说》是小说,我喜欢读小说。看到写淠河的小说,更是一下提起了我的阅读兴趣。淠河是一条没有名气的河,却是家乡的母亲河,喝着淠河水长大,却从没读到过有关淠河的小说。
海泽爱着晓美,却答应了与毛丫的婚事,起先读《淠河的传说》以为言情小说,哪知随着那看似很平淡实则清雅隽永的笔触行走,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入了迷。接着又一口气读完《淠河轶事》、《远方,有一个小镇》、《冬天好漫长》、《淠河岸边》一系列小说,瞬间,桑叶儿的作品就带着淠河湾的水汽和船民的生活气息烙在了我的记忆中。
桑叶儿的“淠河”系列小说并没有把生存的艰难,简单地停留在居无定所这个浅显的层面上,而是把触角深入到家族、家庭、婚姻、亲情、友情、爱情、生理、伦理等更深更广更丰富的社会层面,呈现人性的另一面。“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人物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总量。”
近些年来,桑叶儿远离喧嚣,不热衷于在刊物上发表作品,潜心写作,坚守纯文学的寂寞清苦,对那些被市场绑架、被欲望劫持、被时尚裹挟的作品不屑一顾,仍旧坚持选择一个僻静的角落书写着陪伴自己成长的淠河以及淠河湾的人和事。因为不是为迎合市场而写,她的文字是寂寞的,但她却让寂寞的文字开了出冷艳的花。新近读她的《命脉》就给了我这样的感觉。
《命脉》开篇一位暮霭中的老人站在淠河岸边与灵魂对视,回忆亡妻。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回忆或许就是最极致的思念吧。桑叶儿以自己父亲的视角,以淠河为背景,以血脉亲情为主题,没有复杂的叙事,文字温情款款地流淌,其作品因带上了作者个体灵魂印记的个性色彩,而免除了逞其斗艳的浮躁的形式之旅,有着别样的意义和深度,文字积蕴深厚,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掩卷,心仿佛被滚滚车轮碾碎了。回味《命脉》的结尾“这个傍晚,在水花打湿的淠河岸边,我又一次见到自己死亡的样子——无声无息地倒下、安睡,像一片叶子从枝脉上活生生地剥离开来,从容又安详。那些虚浮的光亮从我身体上慢慢升起时,我很想再叫你的名字,把与你有关的故事在渐近的夜色中重温一遍。可在最后这段时光里,我该如何对世人说起来你,说起一条河流的点点滴滴?流水穿透山骨,那年飘香的桂花,纷纷落于潭下。”大有“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爱一如既往,我将化为灰烬拥抱你。”的悲怆!这静谧的叙述,像首静静流淌的小夜曲划过心田,缓缓地流入心坎,传入血液,留下那么点令人抓不住的凉凉的疼。
优秀文学作品的精髓往往不是那些简单的文字,而是作家在对社会现象的不断勾勒中和情感的不断寻觅中,对那些文字的丰满与润色。最重要的是要有对人,对人性的关注。假如仅仅记述一种生活现象,则会失去作品的文学性。桑叶儿用寂寞的心书写着寂寞的文字,愿多年以后这些寂寞的文字依旧如一支冷艳的花,永不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