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六安市分行回归本源 履行社会责任优配资源 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在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的本质作出揭示,并为下一步金融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邮储银行六安市分行结合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立足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着力重点项目、“三农”服务、精准扶贫、小微双创、产业升级扶持等领域,精准、持续、稳定的注入资金支持和新动力。
可以说,我行在这条道路上,一路探索、一路前进。积极研究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努力寻求更为合理的发展结构和科学的资源配置,创造属于邮储银行六安市分行的新气象,融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把握“时势”这一关键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发展要因时、因地制宜,所谓审时度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政策,结合六安农业大市、务工经济的市情和革命老区、移民库区、大别山区的特点,我行积极参与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深耕“三农”金融,助力脱贫攻坚。
针对域内重点项目、龙头企业和上市企业,我行在今年整体信贷额度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支持,为金寨抽水蓄能、六安华电、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累计发放贷款近3亿元,且贷款利率均在基准及以下。特别是安徽金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帮扶金寨的“5+1”项目之一,“皖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行持续关注该项目的资金需求,累计为该项目发放公司贷款7800万元。同时,积极寻求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与六安市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以此为契机对接市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率先在全省系统内实现小企业医院贷的首单落地,为我市发放医院贷800万元。截至2017年7月末,我行为市县5个重点民生项目合计发放金额逾6亿元,覆盖了医院基建、电力扩建、抽水蓄能扩容等多项基础建设。
把握“精准”这一关键
提升“三农”金融和扶贫工作质效
在“三农”金融服务上,六安市的经济特色和邮储银行肩负的历史责任要求我们,必须做大做强、做专做精。2016年,我行成立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委员会,11月份又成立了三农金融事业部,其下设立的小额贷款中心(扶贫业务中心)专门负责支持国家脱贫扶贫项目。可以说,邮储银行六安市分行全覆盖、专业化的为农服务体系得到更进一步健全。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我行通过深化“银政”“银担”“银企”“银协”“银保”等平台的合作,持续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支行建设,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同时,不断丰富“三农”产品体系,出台“两权”抵押贷款产品制度,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出台免抵押免担保的扶贫小额信贷产品,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出“掌柜贷”信贷产品,按照“一县一业、一行一品”的特色发展思路,推进“走产业”专题调研活动,全面提升了服务“三农”的能力。
在精准扶贫工作上,我行以“六个精准”全力助力老区贫困人民脱贫:精准支持扶贫对象、精准提供扶贫信贷、精准创新服务模式、精准提高服务效率、精准配置扶贫资源,通过“融资+融智”的扶贫模式,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具有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服务对象,以免抵押、免担保,优惠利率的扶贫小额信贷产品为抓手,同时,辅以信贷额度、办公车辆、人员配置、产品创新通道等政策倾斜,进行精准对接。截至2017年7月末,我行本年向贫困户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872万元,其中扶贫小额贷款1146万元。并且,我行派驻在扶贫村的扶贫工作也即将提前完成任务。
把握“升级”这一关键
推动中小企业金融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
面对经济新常态,我行在拓展城乡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积极作为,争取通过产品和要素的升级,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近年来,我行通过升级产品、丰富担保,实现授信或授信额度的提高。其中新型“政银担”产品,以担保公司缴存在我行的保证金为基数,放大倍数作为担保来支持企业主,很好地解决了企业主没有抵押物或抵押物不足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与此类似的模式还有“联动分保”贷款,由省分行与省担保集团搭建合作平台,担保机构向银行出具保函并承担80%代偿。这对于银行提高中小企业客户的授信额度、扩大中小企业客户服务范围,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催化作用。依托这种模式,针对六安地区特色行业如粮食加工、高端羽绒、小水电、木材加工等领域,我行对其提供的融资金额累计已超过6亿元。
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核心,我行从流程优化着手,亦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例如“发票贷”产品,客户无需抵质押物,银行依据企业开具、提供的发票即可测算对其的授信额度。拥抱互联网金融,推出“邮享、邮薪、邮家、邮学、优享、优家”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实现贷款的线上支用和还款,即时到账、随时还款,等等。
把握“信息化”这一关键
延伸普惠金融服务触角
银行决胜于网点之外,决胜于网络之上。今年以来,我行努力打造信息型银行,开展网点转型,提高面向客户的信息化水平,适应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去网点化”,在提高客户安全性的同时更注重客户体验。
六安市有不少偏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金融环境也比较艰苦。我行在全市物理网点无法覆盖的区域,布放了493个助农取款点、185台ATM机、CRS机,解决农村客户到银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与此同时,将拎包银行与惠农金融服务室建设结合起来,扩大金融服务半径,与邮政农村电商相结合,为农村客群购物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与金融知识宣传相结合,普及包括安全用卡,以及信贷、理财、电子银行等金融知识,收到农民朋友的积极反响。
在城市网点中,客户通过自助设备、智慧柜员机等智能设备自助办理业务也逐渐得到普及;银行客户经理携带无线终端到工厂内、社区里甚至田间地头,办理开户、各类签约、信用卡申请等多项个人非现金业务更是常态化。
李克强总理曾经多次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提及“经济韧性”,邮储银行六安市分行正在建立起自己的“发展韧性”,强化自己的“服务韧性”,回归本源,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优化结构和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邮储银行六安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查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