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外素质拓展活动。

学员跟着基地老师体验食品制作。
本报讯(严仍江 记者 单姗
文/图)“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虽然时间不长,我们收获很多,第一次体验离开父母,完成一次实践学习,体验到团结的力量,也收获了友谊……”8月23日下午,在六安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报告厅,刚刚结束三天实践体验活动的皋城中学学生代表沈正大声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8月21日,六安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试运营,首批学员是来自皋城中学的152名初二学生。在三天的封闭式体验生活中,首批学员吃住在基地,并开展学工、学军、学农、生命安全教育等综合教育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分为室内和室外,除了基地老师外,还有专业素质拓展人员对学员进行室外体能训练,包括军事化的队形训练和内务整理等。三天的体验活动中,学员们接受了军事化的队列训练,户外体能素质拓展,比如中空项目、攀岩项目、水上救援,室内项目包括创意创新意识开发,以及消防、急救体验,自编文艺晚会。其中,让皋城中学同学和带队老师们印象最深刻的一项创新创意意识开发活动是,152名学生必须每人以不同的造型通过指定区域,“152名学生就有152种造型,越排在后面难度越大,孩子们在这项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意。”皋城中学副校长叶辉平说。
8月22日上午,记者在基地看到,152名学员分为5个排,每个排4个班,每班7人左右,分别在基地各场馆老师的带领下开展食品制作、船模制作、机器人拼装等活动。据了解,实践基地规划了主题教育、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生活家政技能、种植养殖等六大功能区域,打造集活动场馆、户外实践为一体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最大限度体现示范综合实践基地功能的综合性。
此次体验活动,是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其中很多孩子是第一次离开家,但是临近体验活动结束,孩子们依依不舍,表示三天时间太短暂,初二(3)班刘小乐笑着说,“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的体能有所提升,交到了新朋友,也感受到集体和团结的力量,特别是体能训练中的平板撑和文艺演出中的第一次演唱,特别难忘。”
室内设置的体验实践课程有木工实践、五色六安馆体验、食品艺术制作、茶文化体验、消防体验、禁毒教育、创意搭建实践、创意模型实践、创客实践、机器人制作、陶艺泥塑创作、博弈艺术体验等19个场馆30门课程,室外设置的有户外拓展训练、CS真人野战训练、交通安全教育、野外生存体验、水上安全教育等18个体验项目。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为全面深入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国家高度重视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家利用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在全国扶持150所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2013年经市政府以及市直相关部门多方争取,此项工程落户六安,2014年列入市重点工程。实践基地一期占地面积103亩,建筑面积22700平方米,2015年8月启动工程建设。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相关配套设施已安装到位,先后投资了7760万元。实践基地可以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学工、学军、学农、生命安全等综合教育活动。
据悉,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基地运营高度重视,多次带领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基地调研,现场解决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问题,要求基地高起点建设、高品位装配、高质量投入运营,为全市中小学成长服务。此次,为了试运营,市教育局全程指导,基地和皋城中学精心准备多次对接,做了大量工作。
按计划,基地将于今年秋学期开始正式运营。正式运营后,将按照市教育局统一安排,学生轮流到实践基地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