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扬
8月19日午后,暴雨即将来临,天气燥热。金安区双河镇许楼村养猪场场主张建军匆匆跑进1000平方米的猪舍,打开8个直径一米的换气扇,给猪舍通风,进场才半个月的500头猪仔又安静下来了。
许楼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全村647户,196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贫困人口187人。农民以种植水稻为主,产业单一,收入低,全村没有一个集体企业,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里修路挖渠没钱,伸手向上级要或向下从村民手里筹集成常态,是金安区68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14年底,金安区畜牧兽医局帮扶该村开展脱贫攻坚,整合13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和扶贫资金,租用村民10亩土地,建设二幢占地各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猪舍及配套设施,可年饲养3000头育肥猪。猪场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区畜牧局全程安排专人现场指导,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7月底基本建设完成,8月4日,首批500头仔猪顺利进场。
双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毛克军介绍,生猪养殖是双河镇近年产业扶贫重点在建项目,目前,该镇常年生猪存栏100头以上的猪场有十几家。许楼村猪场的建立,承担着“村出列、户脱贫”扶贫攻坚任务,采取“集中建设、统一饲养、虚立到户、分户(贫困户)收益”运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以每年17万元的租金,出租给双河镇养殖大户张建军经营,张建军一次性付清3年51万元租金给村委会,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和补助贫困户。
毛克军说,村两委每年从当年收益中提取30%回馈全村评议出的拟脱贫户和无劳动能力户,每户每年可获得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另一方面,有劳动能力,但缺劳动技能的贫困户,也可以进猪场务工,增加收入同时学习养殖技术,为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培训人才。
据了解,许楼村猪场是金安区已建成的第一座标准化养猪场,温控、喂养、饮水、排污、粪污处理等全部采用自动系统控制。封闭式猪舍安装换气扇和水帘,定时控制纵向通风;地面采用水道供暖,降低了猪舍取暖成本;自动供料和自动饮水设施,不但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还节约饲料,保证生猪发育均匀;全封闭的饲养管理,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可有效预防外来病原的侵入,为养殖场疫病防控提供保障;猪舍的排粪区铺设漏粪板,将猪排的粪尿统一收集到发酵池,通过异位发酵床技术,实现养殖粪污零排放。
“畜牧局主导建设的扶贫猪场,不仅要成为产业扶贫的示范场,还要成为我区标准化示范场,”金安区农委副主任、畜牧局局长孙业祥说,由区畜牧局联络,该猪场还与上市公司——温氏集团紧密合作,温氏集团提供猪仔、饲料及防疫、养殖技术,出栏生猪由温氏集团统一收购,大大减少了投资风险。
目前,许楼猪场已成为金安区养殖场的新标杆,该项目也成为金安区产业扶贫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