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陈传胜)日前,记者从裕安区林业局获悉,裕安区将积极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增加绿色优质林产品供给,构建现代林业绿色发展新格局。计划到2020年,该区林木绿化率将进一步提高,林木蓄积量增加到30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以上;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
裕安区将以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裕安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积极落实“绿满山岗·美丽裕安”造林行动,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拓展绿色生态空间。重点推进裕安绿色生态建设,综合采取人工营造林、森林旅游、森林特色小镇等多种措施,构建绿色、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
积极推进森林镇村建设和乡村绿化,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大力开展身边增绿行动,通过镇村绿化、乡村道路绿化、水源涵养林建设、水系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等措施保护和修复山水林田渠生态系统,把村庄建成花园,把森林引进城市。结合退耕还林大力发展优势特色经济林,变森林资源为促进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资产,争创省级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居。
裕安区将加快划定湿地保护红线,将全区现有湿地全部纳入保护范围,禁止擅自征用占用。制订湿地保护规划,明确湿地保护名录。加快青山湿地公园、六安湿地公园建设,逐步提高保护级别。实施生态补水、退耕还湿、退养还滩等措施,保护和恢复湿地。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采取水系联通、污染和有害生物防控、水禽栖息地恢复、水位调控等措施,不断改善湿地质量、增强生态功能。
该区林业部门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立健全区、市两级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对野外生境难以恢复的濒危特有物种和重要的野生遗传资源实施迁地保护。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典型自然景观和古树名木实施就地保护,严禁移植天然大树和古树名木。
开展全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建立动植物资源数据库,实时掌握动植物活动状态及疫源疫病的发生情况。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加大保护管理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猎捕和经营,维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