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党员如何练好 扶贫“绣花功夫”

  本报特约通讯员 罗妍雪

  在大别山腹地的革命老区霍山县,由于经济、交通等各方面复杂的原因,如期实现脱贫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短时间内让扶贫工程精准发力?事实证明,脱贫攻坚需下“绣花功夫”,而我们的党员干部就是拿着“绣花针”的“绣花匠”,以党建促扶贫,让党员干部成为扶贫路上的主心骨、助推剂、领头雁、强心针,是使老区走上致富路的好办法……

  扶贫主心骨:党小组筑牢攻坚“桥头堡”

  “贫困村茶农户均增收1200元,养鱼最低可得1500元产业补助……”这是霍山县单龙寺镇脱贫攻坚交出“答卷”。

  单龙寺镇贫困户大多以传统的种植业为生,种植规模小且分散。自去年起,该镇突发奇想,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合作社与党支部相嫁接,建设起“党支部+合作社+党员+贫困户”的组织体系,实现党小组领导下的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指导、统一销售,乃至整镇共同脱贫。

  “过去是单打独斗,现在是组团致富”谈起合作社上建组织的好处,该镇东风桥村贫困户金先安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原来,金先安家附近有一座小二型水库,养鱼这样“得天独厚”的产业一直被村里人抢破头。“谁包下鱼塘,大家都有意见,一次性投放鱼苗也要花大价钱,我们都是想包而不敢包。”正在全村人僵持不下时,该村决定,成立全镇第一个“贫困户产业发展互助合作社党小组”:由10名党员与24名贫困户对口帮扶,筹集5000元启动资金,经过一个月的实地勘探、协调水库使用权、联系鱼苗等系列准备,鱼塘扶贫产业顺利落地。

  “这下真的不用愁了,大家再也不会争鱼塘,还相互帮衬着,若有资金技术等难题,找党小组就能解决。待到年底,除了产业验收固定的1500元,估摸还有几千元的收益!”看着塘里的鱼儿,金先安唯一的愿望就是让它们快快长大。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7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孙云飞在霍邱县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 依托地方资源优势精准发力 ⊙付新安到市政务服务中心调研“放管服”改革工作⊙金安区探索建立社会救助诚信制度⊙做优营商大环境 跑出发展“加速度”⊙彩绘墙扮靓城市⊙山区党员如何练好 扶贫“绣花功夫”⊙我市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开展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