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传胜
舒城县城关镇舒玉村返乡民工任永利发展特色高效综合养殖面积100亩,其中龙虾70亩,特别是种养的30亩稻蛙,产业特色鲜明,也助推了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十多年前,回乡知青任永利怀揣理想和抱负,在上海、杭州等地务工。期间他深深地意识到,在外不能纯粹务工,还要抓住外出打工的机会学好技术,有机会再返乡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偶然机会他在《中国科技报》上看到了种养稻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任永利决心学习稻蛙种养技术。平时,他在网上寻找有关稻蛙种养知识,购买稻蛙种养技术的书籍,并且在杭州一家稻蛙种养基地打工。边学习,边实践,遇到技术不懂问题,任永利就虚心向那些从事多年种养稻蛙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请教,最终通过刻苦学习,系统地掌握了稻蛙种养技术。
学会技术返乡后,任永利立志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家乡发展稻蛙种养业。据了解,稻蛙就是稻田里养蛙,利用水稻与蛙之间的共生互利关系,将种植与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蛙能吃掉稻田的害虫,蛙粪回田,不施农药和化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优质稻米和蛙产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每年每亩稻蛙产量达1000公斤,1公斤稻蛙市场价40元。由于科学种养,精心管理,目前任永利的稻蛙长势良好,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