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果岭 红桃走廊——来自裕安区狮子岗乡桃业发展的报告
叶炳如




裕安区狮子岗乡地处裕安区西南部30公里,是全省100个江淮分水岭重点乡镇之一。近年来在发展六安茶谷建设的机遇面前,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致力于绿色振兴,打造茶谷线上的红桃走廊。实践证明江淮分水岭地区适合水果生产,桃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特色增收项目。
发展现状与优势
产业规模。近年来,狮子岗乡紧密结合“一谷一带”重大战略,利用丘岗山地特有地貌和茶谷沿线的区位优势,立足桃产业科学统筹规划,力推农旅融合发展。目前种植红桃面积达2.6万亩。其中:茶谷建设以来新增加面积1.3万亩,主要集中分布在新华、顺河、狮子岗、查婆店、松林和南岳庙等村。新华桃花仙谷集中连片面积达到1万多亩,昔日山岗秃岭成为目前安徽省单体面积最大的一处连片桃园,堪称六安茶谷线上的最美红桃走廊和桃花仙谷。2015年组建狮子岗乡红桃产业经济协会,2016年批准在协会中建立党支部,产业协会成为活跃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基础设施。裕安区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和农旅融合发展,在改善基础设施上给予了桃产业经济的大力扶持。2015年以来,已完成建设砂石路7公里、铺建水泥路5公里、沥青路8公里、人行步道等基础建设,较好地改善了桃产业重点区域的交通条件。同时打造桃花仙谷,为农旅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完成桃雕广场、桃花仙境、琵琶湖、木鱼山、探花亭、古窑画廊、桃花阁等人文景观的打造;2017年上半年新建大型停车场3处、2A旅游公厕3处,扶持建设了以桃园山庄和振宏桃园人家为典型代表的一批农家乐。
“两节一论坛”。即:桃花节、采摘节和六安市桃产业发展论坛。2016年3月狮子岗乡承办了六安茶谷首届桃花节;主办了采摘节系列活动;承办了六安市桃产业发展论坛。通过“两节一论坛”的活动形式彰显出狮子岗乡绿色发展桃产业经济极强的影响力与魅力,今年“两节一论坛”又取得了圆满成功。去年以来累计游客达到50多万人次,带动当地和周边旅游经济收入600余万元,为全乡桃产业走上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营造了氛围、增添了信心、积累了经验。承办六安市桃产业发展论坛,是该乡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产业基础,赢得市级层面高度重视、充分认可的结果,论坛是面向全市推动桃产业发展的学术盛会。
产业与脱贫。通过发展桃产业,形成红桃走廊打造裕安桃花仙谷,农旅融合效益已经初步显现。以新华村为例:该村2016年有贫困户99户,其中有45户通过桃产业带动脱贫,户均增收5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65万元也来源于桃产业经济,2016年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去年新华大红桃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获评全区脱贫攻坚先进村、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全国旅游扶贫示范村。
存在问题与不足
狮子岗乡桃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转型创新发展的阶段,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早前种植的桃树亟待更新新品种,大约面积在1万亩左右,错季上市品种占比不高,规模急需扩大;产业集聚仍需扩大规模和提高品质;果品储存及交易市场(平台)不能满足购销需求,亟待建设大型储存及果品交易批发市场;悄然兴起的乡村旅游倒逼当地农民的观念和营销意识急需提高;支持旅游必须优先支持基础产业发展的意识需要增强等。
建设原则与目标
该乡认真贯彻落实“加快推进江淮果岭建设”专题座谈会上讲话精神,以及区委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今年以来,市、区领导多次深入该乡调研指导桃产业带动脱贫和江淮果岭建设,在调研时指出:桃产业是六安江淮分水岭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大特色,要鼓励更多的大户流转土地发展水果生产,把江淮分水岭地区打造成为江淮果岭,让更多的贫困户从中受益。狮子岗乡要发挥核心区的示范作用,把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来、示范好;要把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联系起来,辐射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狮子岗乡在江淮果岭新的发展机遇面前,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面临桃产业的二次创业与提升。明确未来桃产业、农旅融合发展目标。
产业再集聚。实践证明产业集聚更能够显现市场的竞争能力。该乡计划在3年内将种桃面积由现有26000亩扩大到40000亩,实施桃园改造面积12000亩。着力宣传推介桃产业经济,大力招商引资,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从事桃产业生产经营,致力于壮大规模、集聚产业,打造江淮果岭狮子岗桃产业特色之乡。
科技再创新。新华大红桃在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的基础上,以狮子岗乡红桃产业经济协会完成“狮果岭”牌商标注册,在宣传品牌、推介品牌上营造市场氛围,为桃产业发展打下品牌基础。让新品种新技术成为创新发展的核心,区域规模种植错季节压茬上市精品桃子,做到四季有桃子。对夏、秋、冬季的桃子全面实施套袋技术提高品质,适度开发桃胶生产,提高附加值。实施一批标准化果园建设和逐步实施桃果生产管理技术标准化,鼓励基础较好的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同时实施生物防治、果园滴灌、设施果业等技术应用,使狮子岗乡的桃产业经济成为江淮果岭产业中的示范园区。
保障再加强。乡党委、政府将果岭建设放在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扶贫的重要位置。首先牢固树立产业优先发展,拉动乡村旅游经济的理念,把支持发展桃产业放在首位。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大户流转适宜桃生产的区域大力发展优质桃种植,涉农项目向桃产业发展倾斜,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实施针对桃产业的金融扶贫政策;充分发挥乡桃产业经济协会及其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探索跨区域的桃产业经济合作和市场营销新机制。其次是重点做好产后服务,鼓励兴办电商和商贸物流企业介入,计划建规模交易市场两处,积极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大型冷库两处、桃框加工厂1处。与此同时招商引资建设果汁加工厂,为桃农产品销售搭建平台,保障江淮果岭健康发展。
融合再深化。桃产业在集聚规模后,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最大效益。打造果岭主题产业文化公园。在现有桃花仙谷的基础上,利用狮子岗果岭核心区的地理和产业优势,计划建设江淮果岭裕安狮子岗产业文化公园,向游客展示江淮果岭的美丽风光和感受农旅融合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提升果岭旅游专线建设。以分独路花海龙摄影为起点,连接顺河村美丽乡村,进入桃花园果岭景观大道,至新华美丽乡村,再进入桃花仙谷至江淮果岭产业文化主题公园(桃雕广场)再前行观光连片桃园,全程18公里,全景果岭美丽风光。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美誉度,让农旅融合互补推进。实施果岭路网延伸工程,让桃农享受果岭建设的发展成果,让游客享受出行的便利交通;建设旅游与产业科技培训于一体的服务中心,满足桃农的科技服务需求和游客的餐饮与住宿需要。同时与上海养老旅居机构合作引进旅居项目,延伸旅游外向型拉动。规范农家乐的环境、卫生、文明基本标准,让当地农民尽快提高乡村旅游、餐饮管理、休闲体验等业态管理水平。唱响节事活动。实践证明桃花仙谷“两节一论坛”等节事活动为全乡桃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营造了氛围。今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节事活动的影响力,适时邀请各大媒体走进桃花仙谷,走进江淮果岭,让江淮果岭的桃花风景名扬海内外。实施果岭核心区新华村、顺河村等美丽乡村建设。让江淮果岭、美丽乡村、人文生态、乡村旅游齐头并进,成为狮子岗乡绿色振兴的独特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