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茶香小镇 致富有奔头——霍山县大化坪镇以茶谷建设推动就业脱贫

  徐亚东 本报记者 鲁艳艳

  青翠的山丘,清新的空气,别样的田园风情。蓝顶白墙的一栋栋楼房干净利落,柏油路通到了家门口。“如果到镇上来,生活没有出路也是个问题,但政府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居住在霍山县大化坪镇“茶香小镇”里的居民俞大庆,原本住在大化坪镇较为偏远的多盘坳村,来回一趟镇里需要六七个小时,交通十分不便。俞大庆曾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里生活条件较差。在扶贫易地搬迁安置中,镇里帮扶干部就在镇上茶香小镇建筑工地上帮他联系落实了一个钢筋工就业机会,又帮其家属在镇上药材加工厂落实了一个切药材的就业机会。去年,俞大庆家人均收入达到3912元,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顺利通过第三方验收评估,成功脱贫。

  大化坪镇是霍山黄芽的主产地、原产地和核心区,近年来,大化坪镇抓住六安茶谷建设的机遇,按照“建设茶香特色小镇”目标要求,对集镇建设按照“规划科学化、道路黑色化、水面生态化、风格统一化、品位特色化”的发展思路,坚持实施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融”理念,依托山水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园林绿化景观,充分展现了宜居、宜游、宜业的新风貌。目前,大化坪镇建成了“三纵三横三片区”的集镇格局,集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7平方公里。

  在茶香小镇建设中,大化坪镇将茶谷建设和脱贫攻坚相结合,不忘那些身处偏僻深山中的贫困户,在集镇黄金地段茶叶加工贸易园区新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两处,拿出土地7200平方米安置贫困户39户160人,投入820万元用于建设安置点水泥路、雨污管网、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这些搬迁对象大多居住在偏远深山,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就地脱贫成本高。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将这39户贫困户统一搬迁至大化坪茶香小镇,脱离自然因素对贫困的掣肘,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确保贫困群众搬得来、住得下、能致富。目前一号安置点25户85人、二号安置点一期7户38人已全部入住,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污水管网通道了家中,绿化、美化、亮化到了门前。在安置点建设过程中,还围绕“徽韵茶风”建设风格,按照住房面积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要求,分别设计了6种供选择的房型,采用“青砖、徽瓦、马头墙”建筑样式,实现了扶贫搬迁与茶谷建设的有机融合。

  易地搬迁后,生活出路问题是摆在贫困户心上最大的难题。镇上积极扮好“红娘”角色,牵好贫困户脱贫和企业需求这根“红线”,通过帮扶就业,有20位贫困户在爱心亲子园、个体工商户、茶叶加工企业、茶叶合作社中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达到2000元,让贫困户和企业实现双赢。陆羽茶文化广场、红色纪念园、茶香书屋、映山红广场、青年林广场、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主题公园等工程一一建成,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共为俞大庆这样的贫困户提供就业6000余人次,务工收入90万元,人均约6000元。“三分建、七分管”,在茶香小镇管理过程中,大化坪镇共聘用5位贫困人口为集镇环卫工,人均月收入1500元。通过这些举措,让茶谷小镇建成于贫困户手中、管护于贫困户手中,切实增强贫困户爱护、管理茶香小镇的责任心,在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切实提高贫困户生活水平,确保贫困群众搬得来、住得下、能致富。

 

 选择年月
<2017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舒城县梅山村产业扶贫项目成功签约⊙西藏山南市人大干部一行来皋考察⊙加快推进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石板冲乡就业帮扶助力精准脱贫⊙丁集镇“五到位”提升全员人口数据质量⊙徽商银行六安分行小企业金融之“易税贷”业务⊙扮靓茶香小镇 致富有奔头——霍山县大化坪镇以茶谷建设推动就业脱贫⊙修补路面 保畅通⊙劣质图书摆上学校书架, 谁之责⊙乘客大意丢包民警帮忙找回⊙停电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