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这是我第二次来毛坦厂。
第一次来是春天,这一次来又是春天。
一行人从大巴上下来,很多人已迫不及待地往东石笋景区山上走,我在一处回廊处停下来,想稍作休息。对面人家殷勤地端来今年的新茶,扑鼻的茶香也是吸引我停留的原因。品茗的间隙,文友们不忘放眼打量眼前的美景,回廊的下方是一道溪流,初春的水见涨,河道内乱石嶙峋,有三三两两的人躬身在寻找心仪的美石。对面的山坡上翠竹林立,嫩绿逼眼,间或有一树桃花或是映山红从中逸出,显得那丛绿更加纯粹。
“咦,怎么是你?”一个熟悉的女声传入耳帘。我转睛看过去,只见回廊的对面走过来一个身形矫健的女子,一头短发,利落温婉,一件格子上衣随性潇洒,下身一条牛仔裤更显得她青春十足。我惊喜地发现这个女子竟然是我刚分开一天的党校同学——毛坦厂镇宣传委员王芬。
市委党校春季主体班于前一天刚结束,今天就在这里遇到了同学,我们都显得意外又惊喜,两个人不由自主地做出了亲热的举动,手拉着手,面对着面,互相打量,互相问候,仿佛久别重逢。
党校春季主体班刚开班的时候,她原本跟我分在一个寝室,因为与我同班的还有一个叶集女同学,所以我跟王芬提出,想跟叶集的女同学住一屋,她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以后我们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看到她多数是一个人来来去去,话语不多,穿着随性,偶尔抵着面也就是淡淡一笑,并无多的交流。
学习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党校组织我们远赴山东临沂市委党校异地培训,一张大巴载着几十人整整走了七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这一次我和王芬被分到了一个房间。
我准备了一颗饱满的心想要好好学习与参观,谁知第二天一早起床就发现了不对劲。我的颈椎病因为长时间坐车又犯了,头晕得厉害,胸口发闷,衣服都已穿好,坚持不住不得已又重新躺下,这一躺就是三天。在这三天里,王芬话不多,每天都问我想吃什么,然后按照我的想法一一从楼下餐厅小心地端来,有稀的也有干的,还体贴地带点小菜。有时外出现场培训中午赶不回来,她也细心地帮我留好中午吃的东西。为了让我能好好休息,王芬晚上打电话都是用极小的声音,有时对方声音大了,讲得长了,她还低声地提醒对方小点声。
很快,山东学习结束了。此后,我仍然按照之前的安排跟叶集的同学住一个屋。这以后,在教室、在食堂见到王芬,很多次想找个机会向她说声感谢,但看到她淡淡的笑容,我知道她是一个不在意这些的人,于是也就把想说的话留在了心里。
东石笋游览结束后,王芬陪着我们又去了毛坦厂明清老街,下午的老街游人并不多,两旁的木门或开或关,因为新年刚过去不久,人家门前的春联和灯笼仍是红通通地透着喜庆。很多人就在门框边拍照留念,镜头里的老街因为人而更加生动起来。鹅卵石的地面散发着时光的气息,走在上面,我仿佛真的穿越到了明清,还是这条街,还是这条路,还是这些人家,我和女伴撑着一把油纸伞,于微雨的黄昏从老街走过,成为别人眼中别样的风景。
我问王芬,是不是因为工作经常要陪同来参观的人。她说是。我说,这些地点你应该来了不少次,她笑着说,那是肯定的。但一路走来,我没看到她疲倦、厌烦的神情,看到的是她一路跟着我们兴致勃勃、充满自豪的模样,仿佛和我们这些人一样也是初来毛坦厂。我知道,那是王芬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并且以此为荣。
结束了最后一站涂公祠的参观,该告别了。王芬送我们到车边,我们互说再见,仍没有过多的虚情,只约定了希望早日在叶集见面。上了车,我看到她站在涂公祠前,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毛坦厂的历史那么厚重,景那么美,原来是因为人,因为毛坦厂的人才有毛坦厂的历史,才有毛坦厂的美景,如果离开了人,这一切将不复存在。
人与人之间的际遇有时真说不清,有的多年相交,最后还是一夕别离,有的一面之缘却叫人永记心底。就好像,毛坦厂的美景,虽然来过一次却让我时时怀想,而更让我记住的是,在毛坦厂还有一位给予我温暖、给予我帮助的同学,她像是一棵翠竹,又像是一株兰花,点缀在美景中,成为不同寻常的风景。
在毛坦厂遇见美景,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