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给力”工业 “换装”撬动增长

  (上接一版)

  继续实施暖企行动,进一步深化领导帮扶机制,实现规模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全覆盖,经常深入企业、项目现场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近期,经信委摸排了100多个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分别向工行、建行、徽行、交行、邮储银行进行了推介,一批项目已经签约。通过推荐,引导青岛红领集团和浙江盛宏集团的采购商,分别与星星服装、工美服装、爱戈斯、明牛服饰、海洋羽毛对接,签订了一批羽绒服订单。

  培育增长“新动力”

  面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从何而来?市经信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一方面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则以企业创新转型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改革,倒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我市继续实行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按月调度项目进展情况,紧盯项目建设进度抓服务,力促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上半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62.9亿元,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高25.1个百分点。其中,技术改造完成投资84.86亿元,同比增长29.9%,比去年同期高62.7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4.3%上升52.1%。197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67个,完成投资159.1亿元,增长104.9%;全市新引进项目126个,协议引资规模356.8亿元,分别增长15.6%和43%。新引进上市公司、国内500强、民企500强投资项目8个。

  在坚持稳定工业增长的同时,把调整产业结构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淘汰落后产能,积极转型升级,鼓励引导广大企业稳增长调结构。我市先后对顺发冶金的8台(套)20吨中频炉、金安不锈钢的4台(套)30吨中频炉进行了拆除,对造纸、木材加工、水洗羽绒等行业30余户企业进行了淘汰或关停。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能源、生物产业、电子信息、采矿冶金及新材料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20.1亿元,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63.6%,行业占比明显优化;其中首位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9.6亿元,增长14.9%,高于规模工业6.8个百分点,总量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5.8%提升到26.3%,首位度不断提升;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7.5%,低于规模工业0.6个百分点,总量占比由同期18.1%降至17.9%。

  在全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7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累计认定安徽省新产品89项,高新技术企业数动态发展到129家,省市级创新型企业51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8家。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7.2亿元,增长16.5%,增幅高于全部工业8.4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4.3%提高到25%,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7.2%;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66.9亿元,增长22.3%,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7.8%提高到19.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增速在20%以上,新能源产业增速达65.2%。

 选择年月
<2017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液态奶进口同比减少——国产乳业从品质到“口碑”需多久⊙青春畅想 乐动两岸⊙技改“给力”工业 “换装”撬动增长⊙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七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二六”重要讲话精神⊙安徽出台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7日15时40分“立秋”别忘“咬秋”“贴秋膘”⊙山东:医院重点科室保安24小时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