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星之死拷问多重“病因”

  斯涵涵

  出身农家的大学生李文星及其家人满心欢喜地指望他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改变个人与家庭的境遇,没料想李文星“入职”以后不仅频繁失联、多次借钱,还为此丢了性命,命运的转折着实令人唏嘘,其求职轨迹也颇具剖析意义。

  最可恨的当然是那些传销诈骗组织。在这个新闻下面看到不少跟帖,多是大学毕业生反映找工作时所遭遇的传销陷阱,有的学生几年来音讯全无或被传销洗脑,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引发关注。实际上,大学生误入传销歧途甚至引发伤亡的新闻屡见报端,一些传销分子利用大学生强烈的求职意愿和涉世未深的成长特点,经常利用各种渠道发布招聘信息,用高薪良岗诱惑大学生,成功以后用强制看管、控制人身自由、没收财物等方式,胁迫其从事传销活动,一个又一个的年轻人栽在寻找梦想的路上,给自己和家庭带来莫大灾难。

  但问题还不至于此。假如某个不熟悉的人介绍工作,人们往往会提高警惕,唯恐落入传销陷阱,但大型正规招聘网站就不同了,这里有资本背书,有品牌效应,人们相信这里的招聘信息是真实、合规,经得起检验的,但没想到,招聘网站BOSS直聘居然可以允许记者用假名字、假身份、假公司发布招聘信息,一路畅通无阻,而在记者发布假信息3分钟后就收到了求职简历!如果说“李鬼”公司移花接木哄骗了李文星,最终害死了他,那么BOSS直聘网站“不需认证即可发布招聘信息”的资质审核漏洞无疑成了最大的帮凶。而类似这样只注意信息数量却不严格把关,缺失行业底线和企业责任的招聘平台,绝不止BOSS直聘网站一家。

  李文星之死拷问多重“病因”。如果说,魏则西事件促使监管部门强化了对互联网广告的管理,百度公司不再以购买力决定搜索排名;如果说,徐玉玉事件促使有关部门加强了对电话诈骗的打击,呼吁多年的手机实名制难题得以快速破解,那么我们希望李文星之死能够促使职能部门下定决心,严打传销,不要再让传销活动肆意蔓延,谋财害命;希望招聘平台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切实担负企业责任;希望社会各界关心、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求职梦想,为其搭建公平公开而又广阔的人生舞台,杜绝“李文星”式的悲剧重演。

 选择年月
<2017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打好村基础 山村好致富⊙第十七届六安瓜片茶文化节暨裕安招商旅游合肥(包河)推介会举办⊙醉驾教练屡教不改再次闯祸被判拘役⊙李文星之死拷问多重“病因”⊙徽商银行六安分行贵金属宣传之“熊猫币”⊙我市6企业家获评 省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霍邱县积极宣传引导大学生入伍⊙落儿岭镇 规范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档案工作⊙新安镇 入股贫困户喜领分红 ⊙停电通知⊙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