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量优结构快发展——“十八大”以来我市商务经济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杨子 王婷婷

  2012到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82.7亿元增长到541.5亿元,年均递增12%,高于GDP年均增速5个百分点;全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2.99亿美元增长到3.87亿美元,年均递增13%。201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综合排名全省第10位……

  一串串来自商务发展的数字,展示了过去五年六安商贸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

  全市纳入限上统计的商贸企业447家,其中36家销售额过亿元,5家超10亿元;全市5000平方米以上商业零售网点48家,年销售收入超40亿元;5000平方米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达到44家,年销售收入超80亿元。

  一批批商贸综合体项目的有序推进,孕育着日趋崛起的六安商贸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商务部门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商务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市商务局局长钟建武在7月28日举行的市“喜迎十九大,放歌新六安”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五年来,我市着力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努力实现商务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2012至2016年,全市进出口备案企业累计新增400家,实绩企业累计新增120家;进出口市场不断拓展,涵盖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外资结构改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利用外资的主导产业,2016年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1.13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30%,较2012年增长85%;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1.68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44%,较2012年增长6.6倍。 (下转二版)

 选择年月
<2017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全省统一战线“同心示范工程”推进会在金寨召开刘莉 孙云飞出席并讲话⊙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金寨红色纪事》开机⊙市美丽乡村建设“十三五”规划出台⊙孙云飞在裕安区开展带案下访活动时指出扎实做好信访工作 全力营造和谐环境⊙孙云飞在全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会议上强调⊙提质量优结构快发展——“十八大”以来我市商务经济发展侧记⊙图片新闻⊙黄春燕荣获7月份“中国好人”称号⊙⊙⊙⊙⊙⊙⊙⊙⊙⊙⊙⊙⊙⊙⊙⊙⊙⊙⊙⊙⊙⊙⊙⊙⊙⊙⊙⊙⊙⊙⊙⊙⊙⊙⊙⊙⊙⊙⊙⊙⊙⊙⊙⊙⊙⊙⊙⊙⊙⊙⊙⊙⊙⊙⊙⊙⊙⊙⊙⊙⊙⊙⊙⊙⊙⊙⊙⊙⊙⊙⊙⊙⊙⊙⊙⊙⊙⊙⊙⊙⊙⊙⊙⊙⊙⊙⊙⊙⊙⊙⊙⊙⊙